證券投資信託難與銀信産品媲美
2010-09-08   作者:閆瑾  來源:北京商報
 

    隨着銀信合作新規的&&,銀行與信託之間距離正在拉大,而此前“不得志”的券商卻看準時機,不斷推出證券類投資信託産品。但在業內人士看來,由於多種局限,此類産品很難取代銀信産品,撐起信託市場的“半邊天”。
  自銀信産品發行受限後,多數信託公司加大了集合信託理財産品的發行量,而更缺錢的是房地産開發商。“此前,銀行通過發行銀信類理財産品借助信託公司向房地産公司發放貸款,現在監管機構‘封堵’了這一渠道,開發商開始借道信託公司,券商也看中了這一點,信託公司反而成了‘香餑餑’。”相關分析人士指出。
    據用益信託統計數據顯示,上一週(8月30日-9月5日)信託資金運用方式主要集中在證券投資,共發行了6款産品,佔總發行量的33.33%,發行規模為8.1億元,佔總規模的36.95%,首次居資金運用方式首位。“一方面是信託公司加大了和券商的合作;另一方面由於股市震蕩較久,逐漸出現多頭佔優的態勢。”用益信託某分析師&&。
  記者注意到,雖然證券類産品發行規模有了顯著提升,但其發行渠道、規模仍然有限。另據用益信託統計數據顯示,銀信類産品雖然大幅減少,但其上周的發行數量仍達到78款,本週的發行規模預計達到739.1億元。
  業內人士解釋道,信託公司被定義為私募機構,其聲譽和品牌畢竟都不夠強勢,此前和銀行合作,發行銀信類理財産品成了信託公司近一半的收入來源,這主要由於銀行的“金字招牌”,而現在信託公司與證券公司合作,雖然證券公司的名號也不小,但其銷售渠道畢竟有限且不夠專業,所以其發行渠道、規模、數量都有限。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組合投資類理財成銀信新頂梁柱 2010-09-01
從新巴塞爾協議框架看銀信合作新規 2010-08-31
銀信合作新政引發監管新思考 2010-08-31
銀信産品隱退 貨幣理財成新寵 2010-08-30
銀信合作"重啟" 信貸産品未增多 2010-08-24
 
頻道精選:
[財智頻道]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頻道]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頻道]左曉蕾:信貸此時放鬆調控將前功盡棄[思想頻道]謝和平:發展和掌握低碳核心技術
[讀書頻道]《五常學經濟》[讀書頻道]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