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沉寂已久的加息波瀾又起,上周末傳出管理層內部展開了是否加息的討論。但從本週前兩個交易日的走勢看,市場明顯趨於理性,關於加息的傳言似乎淪為雞肋,可謂流言止於形勢。縱觀現在的經濟形勢,在上周美國、英國、德國等三大市場的國債基準收益率已經創出歷史最低點的敏感時期,誰還會相信中國能夠反其道而行之,這個節骨眼上選擇加息,無異於把宏觀經濟往死角裏面推。所以,我認為今年加息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恰恰相反,我認為現在央行下調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的可能性正逐步大於上調的可能性。本週一,日本央行突然緊急決定進一步放鬆貨幣政策以確保經濟復蘇,這個對策正是為了應對上周末美國官方調低經濟增長預期並宣稱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扶持經濟復蘇的結果。同樣的道理,中國也不可能獨善其身,政府對於宏觀調控的重點又重新轉移到“保增長”這邊。因此,在這個充滿變數的階段採取適度放寬貨幣政策,保證市場流動性是相當有必要的,實際上從這幾週的公開市場操作來看,央行已經在這樣執行了。一旦未來幾個月對外貿易的下滑超出預期,那麼再進一步放寬貨幣政策是有必要的。實際上,這個階段按照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伯南克的説法,可以稱為第二輪定量貨幣寬鬆潮。 不過,市場也不必對於這次定量貨幣寬鬆潮抱以太大的奢望,寬鬆貨幣極度容易製造出通貨膨脹,而這是政府最不願意看到的局面,因此加以定量的意思就是在經濟增長與通脹之間尋求一種動態的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