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説起唐山,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那場慘絕人寰的大地震。1976年7月28日,一夜之間,這座百萬人口的工業城市幾乎被夷為平地,24萬人喪生,16萬人重傷,災難造成的悲痛至今烙刻在唐山人的心上。 從某種意義上來説,大地震成為唐山印象的一個分水嶺。地震幾乎摧毀了這座城市,有國外媒體曾經預言,“災難將把唐山從地球上抹去”。但30多年過去了,一座新唐山重新屹立在渤海之濱,煥發出勃勃生機。 外界來看,唐山就是一座典型的資源型城市。在歷史上,它是中國近代工業發祥地之一。中國第一座現代化煤井、第一條標準軌距鐵路、第一台蒸汽機車、第一袋機制水泥、第一件衞生瓷均誕生在這裡,唐山市被譽為“中國近代工業的搖籃”和“中國北方瓷都”。在現實中,它是中國重要的重工業城市,全國鋼鐵産能第一大市,每年鋼鐵産能5000萬噸,佔全國産能的1/10。 然而,唐山更是一座沿海城市,唐山市大陸海岸線總長230公里,地處環渤海經濟圈的中心地帶,有被譽為“黃金寶地”的天然良港曹妃甸。2009年,唐山市完成地區生産總值3781億元,同比增長11.3%,在全國城市中排在第18位,在地級市中排在第4位。 近年來,唐山堅持用藍色思路改寫煤都歷史,深入實施依海強市、以港興市戰略,加速生産力布局向沿海推進,加快建設面向大海、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海上新唐山。不久的將來,曹妃甸將成為東北亞航運樞紐中心、國際性精品鋼材生産交易中心、中國重型裝備製造業生産基地、世界級化學工業生産基地。 但這絕不是唐山的全部。這是一座歷史悠久而又嶄新的城市。説它古老,因為追溯起來,它的名字都是唐太宗李世民起的;説它嶄新,因為從地震到如今,它從重建到騰飛僅僅用了30多年的時間。 2006年7月,胡錦濤總書記親臨唐山視察,首次提出了“建設科學發展示範區”的戰略構想。從此,唐山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為落實總書記重要指示,促進唐山又好又快發展,唐山市提出了“建設科學發展示範區,建設人民群眾的幸福之都”的總目標。目前,唐山市730萬人民正在為實現這一目標而努力奮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