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網民熱議ATM同城跨行取款手續費上漲
    2010-07-27    作者:記者 韓丹/整理    來源:經濟參考報

    近日,廣州、深圳、南京等地均有媒體報道包括四大商業銀行以及招行、交行等銀行對ATM同城跨行取款手續費從2元上漲至4元。銀行方面表示,手續費提高與成本上升不無關係。此話題引發網民熱議。

  “客戶成為弱勢群體”

  “草木之星”在部落格中説,從此前老百姓對“跨行查詢費”的口誅筆伐,到如今跨行取款手續費悄然漲價,不需要商量,再一次説明銀行一面是把客戶當作“上帝”,一面是把客戶逼為弱勢群體。
  網友稱,設置ATM機原本就是為客戶提供服務上的便利的,同時降低了大量的銀行用工上的成本,結果呢?顧客還要為銀行的所謂成本上升買單,而且客戶還根本沒有“申辯”的權利。
  有目共睹的是,一方面,銀行數量仍總體偏少;另一方面,銀行的結構、分布也十分不合理。銀行服務效率低下、等時排隊現象嚴重。這正是大量客戶有跨行取款需求的根源。有問題不想方設法為客戶著想、力求改進,反而以此當成提高收費的籌碼,其服務“良心”很成問題。
  有網友提出,國內銀行收費向國外看齊,服務向自己看齊。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在小額賬戶管理上一談到收費問題就會提及國外銀行的操作雲雲。但我們眾多銀行的管理是何種水準,客戶能否享受到高標準收費支撐下的服務呢?

  “壟斷”靶子

  有網友説,跨行費上漲,真的不是兩塊錢的事,它是銀行與消費者共同的悲哀。它預示著即便是在市場意識深入人心的今天,在行業面對競爭壓力的語境下,銀行還是憑借壟斷身份,睥睨無視消費者。
  眾多銀行以國有銀行為主,其他商業銀行紛紛跟進提高跨行取款手續費,在壟斷的優勢之下“打劫”弱勢者,卻不通過更好的途徑來提升利潤,或以競爭的姿態去憑本事“吃飯”,這正是一種令人鄙夷的“無能”。
  另外,收費漲價是否正當,各家銀行還需向公眾詳加説明,例如將銀行的成本透明化,證明為何4元比2元合理。

  “過猶不及”

  網友“海子”説,站在銀行業者的角度看,漲價不能説完全沒有道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按照國內目前流行的英美公司治理模式,銀行管理層首先想的是最大化股東利益或本企業的利潤。跨行取款若不設任何門檻,等于是將本行客戶免費讓其他銀行共用,特別是對于那些網點較多的四大國有銀行而言,是在無條件“為他人作嫁衣裳”。因此,適當地對個人收取跨行取款手續費,有利于促進銀行間合作的積極性,為公眾提供更豐富、更便利的金融服務,相信公眾也能理解。
  但凡事過猶不及。如果説單筆1元至2元的小額收費人們還能承受的話,那麼4元至5元的標準顯然有些離譜,因為這無異于直接限制跨行取款,其結果很可能是:整個銀行體係變得越來越支離破碎。公眾為了滿足取款需要,要麼支出更多的“靴底成本”,走更遠的路;要麼是辦理更多的銀行卡,並為此額外支付辦卡費用。無論如何,都會增加公眾的交易成本,削弱其福利水準。
  理論上,廣州、深圳等地的居民當然可以用腳投票,放棄收費4元的銀行,轉投那些仍收費2元的銀行。但理論總是蒼白的,現實中人們將發現,他們的工資卡、校園儲蓄卡、退休金卡通常是單位或有關部門指定某家銀行統一辦理的,從一開始就與該銀行捆綁在一起,沒有選擇退出的自由。

  相關稿件
靠收跨行手續費牟利是一種無能 2010-07-26
部分省市ATM跨行手續費翻番 2010-07-26
工行全球最賺錢能否降手續費 2010-07-02
客戶狀告農行 稱向收款人收手續費是霸王條款 2010-06-23
光大銀行:開展部分匯款免手續費活動 2010-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