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煉:靈活匯率制度有助抑制通脹
    2010-07-27    作者:記者 張莫 實習生 付麗娜/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胡曉煉26日撰文指出,完善人民幣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逐步增強匯率靈活性,有助于增強貨幣政策的靈活性和有效性,改善宏觀調控能力。另外,更加靈活的匯率制度也有助于抑制通貨膨脹和資産泡沫。
  胡曉煉指出,貨幣政策是我國宏觀經濟調控的重要手段,是管理通脹的最有效的政策。應不斷增強貨幣政策的有效性,確保實現物價穩定並以此促進經濟增長的目標。而從我國的情況來看,近年來貨幣政策的自主性和有效性受到外匯佔款較快增長的嚴峻挑戰。尤其是2001年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後,經常項目順差顯著擴大,成為國際收支順差的主要來源。在保持匯率水準相對固定的前提下,國際收支順差的持續增長和外匯的不斷流入直接導致人民銀行以外匯佔款的形式被動投放基礎貨幣。
  從近年來我國基礎貨幣的來源結構來看,外匯佔款成為基礎貨幣供應的主渠道。而且銀行體係流動性水準過高的壓力難以從根本上緩解。這使得貨幣政策的自主性受到影響,貨幣供給呈現出較強的內生性特徵。
  胡曉煉稱,從我國當前的現實來看,應該實行更加靈活的匯率制度,逐步增強貨幣政策的靈活性和有效性,改善宏觀調控能力。更加靈活的匯率制度有助于抑制通貨膨脹和資産泡沫。例如,在通貨膨脹壓力高企的時候,本幣適度升值一點,進口的東西就相對便宜一些。我國需要大量進口初級商品,匯率調整更有助于緩解“輸入型”通脹壓力。同時,靈活的匯率制度有助于直接應對各類外部經濟衝擊,有助于增強一國應對外部衝擊的能力以及宏觀經濟的“韌性”,防止因為受到投機力量的攻擊而引發“自我實現”的貨幣危機。

  相關稿件
王勇:逐步讓市場供求決定匯率波動 2010-07-22
人民銀行重申匯改整月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明顯 2010-07-21
增持日本國債只為匯率穩定 2010-07-21
企業直面匯率風險 匯改倒逼産業升級 2010-07-21
胡曉煉:實行浮動匯率制度是我國既定政策 2010-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