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膠産業急需一場質量標準化的洗禮
    2010-06-11        來源:科技日報

    6月6日,中央電視台曝光了個別企業以牛皮、馬皮,甚至皮革下腳料等劣質材料冒充驢皮製作偽劣阿膠的內幕,引起社會高度關注。
    “不能讓害群之馬將具有幾千年歷史的國粹精品糟蹋了”,中國工程院院士、科技部中藥現代化科技産業基地建設專家組組長張伯禮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呼籲,有關部門必須進一步加強對阿膠行業監管,在打假同時扶持正宗名牌企業,扶正祛邪並舉。
    阿膠是一種滋補品,在我國有2500多年歷史,我國最早的藥學經典——東漢時期的《神農本草經》就把阿膠列為“上品”。而阿膠之所以有這些神奇的功效,最主要的原因是煉製阿膠必須使用驢皮這種特殊原料。
    據記者了解,1996年、2002年央視就曾曝光過阿膠造假事件,各地隨後展開了大規模排查。那麼,為什麼阿膠造假屢“打”不止?
    正如中央電視台披露,採用皮革下腳料生産出的“阿膠”每噸只有2000多元的成本。這與採用正規驢成本相差幾十倍.巨大利益驅使一些阿膠廠選擇含有重金屬的皮革下腳料等為原料。
    “沒有嚴格監管,必然出事。”張伯禮説。去年4月他到山東調研時,就曾對當地一些小企業生産阿膠憂心忡忡,“如果不加強對阿膠産業監管,人民用藥安全就無法保證。而且讓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湯,我們將愧對祖先。”並就此致函山東省主管省長,提出加強監管的建議。
    採訪中,很多專家&&,阿膠“身份”複雜,既是食品,又是藥品,造成了監管上的現實困難。
    阿膠作為食字號産品,縣衞生局就可以批,而其監管又涉及不同監管部門。阿膠作為藥食兩用特殊商品,可以按照用途申請藥品批准文號,依據藥品有關法律法規管理,及藥品生産企業操作規範要求生産;也可以申請保健食品批准文號,依據《保健食品管理辦法》和保健食品生産企業要求生産;還可以申請作為普通食品生産,依據普通食品相關法律法規管理和《食品企業通用衞生規範》要求生産。
    阿膠産業最大生産企業山東東阿阿膠股份有限公司對此也是深有體會,其新聞發言人李世忠&&:“十幾年來,他們一直通過設計防偽標示以及專屬性的分子生物學檢測方法致力於打假。這次事件的曝光對行業發展是一次洗牌,也更加激起了我們提高質量內控標準、做強做大東阿阿膠的決心。”
    “我們在堅持打假同時,一定要樹立品牌意識。”中國中藥協會會長房書亭強調,大家知道,阿膠因出東阿縣而得名,但卻不一定知道其生産對水質、驢皮原料、工藝都有苛刻要求,在眾多阿膠企業中只有東阿阿膠是具有千年歷史的品牌企業,他們很早就意識到原料是保證質量的關鍵。“據我了解目前全國阿膠企業中只有國有老企業、上市公司東阿阿膠擁有13家驢養殖基地,這在中藥行業中也是鳳毛麟角”,只有像東阿阿膠這樣有實力的正宗老字號企業才能滿足道地藥材對獨特資源的需求。“我們要扶持這樣的企業以科研帶動快速發展,不斷提升産品科技含量,更好服務老百姓。”
    中國的中藥企業決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不斷優化生産工藝,提高質量控制水平。張伯禮提出,品牌帶動質量,質量贏得信任。前一段通過對注射劑企業的監管,已經有近百家中小企業退出中藥注射劑市場,阿膠産業也急需通過提高質量標準凈化市場,扶持幾家像東阿阿膠這樣的正宗名牌企業就足夠了。
    藥品安全關乎治病救人,保障健康,正本清源,扶正祛邪,給老百姓一個放心藥是所有專家共同關注的。張伯禮認為,應將東阿阿膠目前已經實施的驢皮特徵性DNA和特徵肽兩種阿膠成品真偽鑒定方法,以及阿膠成品重金屬鉻檢測方法等企業質量內控標準提升為國家藥典標準,依靠科技手段防止假阿膠危害人民健康。
    專家一致認為,在科技部的多年持續支持下,目前中藥行業中有很多像東阿阿膠這樣的好企業,他們通過科技創新,已經建立起高於國家藥典標準的企業標準,相信在龍頭企業的帶動下,會有更多的企業不斷提高質量標準,保證老百姓能夠安心用上安全的産品。
    張伯禮建議,應嚴格監管阿膠生産企業,只要發現造假,立即叫停整改,再經發現,一定要吊銷生産許可。

  相關稿件
央視曝光:牛皮下腳料熬製阿膠 2010-06-08
東阿阿膠獲得山東省省長質量獎 2009-12-31
全國首個阿膠科普車間問世 2009-03-09
認購權證23日13只報升 東阿阿膠領漲 2008-10-24
東阿阿膠重組人白介素獲國家一類新藥證書 2008-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