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能碎銅?這不是癡人説夢話,在福建邵武確有一種神奇的茶葉,與堅硬的銅板一起放入口中咀嚼三五分鐘,輕易地就能將銅板嚼成碎塊。當地人稱這種茶為“碎銅茶”。 “碎銅茶”是什麼樣的茶?從邵武市區前往所轄鄉鎮——和平鎮坪上村有50多公里車程,穿行此間,滿目青翠,撲面而來的山風飽含着青草芳香。坪上村家家戶戶的櫥櫃裏都藏有茶葉,村民取來一撮茶葉咀嚼,茶香醇厚且獨特,再將堅硬如硬幣的銅錢放入口中一同咀嚼,三五分鐘過後,一個完整堅硬的銅錢已被嚼成許多不規則的碎片。 邵武市退休幹部饒賢盛是“碎銅茶”的一位熱心研究者。他説,能碎銅的茶天成於和平鎮坪上村北面的留仙峰一帶,海拔1500多米,生長環境多為崇山峻嶺的亂石岩縫。目前所知,零散分佈能産“碎銅茶”的茶山面積加起來不過2000畝。 關於“碎銅茶”有許多傳説和趣聞。留仙峰山頂有一座建於明初的寺廟,名為留仙峰禪寺,寺後有一方檯石,傳説是道家祖師張三丰當年煉丹羽化之地。張三丰一邊在此修煉,一邊在禪寺周遍種植茶樹,採其幼芽,用作中草藥,救治百姓病苦。張三丰修煉日久,茶樹亦吸收仙氣,具備了神奇之力。 傳説總歸只是傳説,但“碎銅茶”具有中草藥效還是有幾分道理。饒賢盛説,當地老中醫發現,“碎銅茶”生長的獨特環境,使其承豐壤之滋潤,受甘露之霜降,依賴着岩中的礦物質、山泉滋潤而生長,所産之幹茶不僅能止渴生津,還具有祛風清熱、解暑消食、涼血潤肝等諸多功效。 留仙峰山上的和尚和山下的村民因長年飲用此茶,出了許多壽星。咸豐年《邵武府志》就有過這樣的記載,山上和尚最高壽命為150歲,還有129歲的,90歲以上者達7人。 現年86歲高齡的留仙峰和尚雲峰法師,在此寺修行已有25載,看管着寺廟周圍的茶樹,每逢春季便會將茶尖採摘下,晾曬後下鍋翻炒,用當地的土法製成毛茶後備存飲用,每天飲着自製的“碎銅茶”,雖已是耄耋之年但依舊體格健朗,精神矍鑠,耳不聾,眼不花,行走高山也與青壯年無恙。雲峰法師還將自己採摘和自製的“碎銅茶”用於款待客人,贈予求醫問藥的鄉民。 饒賢盛還説了兩個“碎銅茶”治病的故事。1995年,韶武市一位幹部的妻子與人一道游玩留仙峰時,爬到半山腰時出現便血,同行者都被嚇倒。爬到山頂後,雲峰和尚端出了泡好的碎銅茶讓其飲用,一眨眼的工夫,病者就身體舒爽,便血消失。邵武市桂林鄉惠林村曾有2位村民得了疑難雜症,先後到城裏的醫院治療,沒有很好的效果,服用“碎銅茶”卻神奇般地康復了。 “碎銅茶”為何能碎銅?和平鎮坪上村村民如實相告,雖然他們也不知道真正原因,但“碎銅茶”神奇能力的發現有依據。説法一,新中國成立前,江西南昌有一姓萬的茶商,知道和平鎮坪上村留仙峰山上有幾片茶山的茶葉能碎銅,有奇效,每年都要到和平訂購大量茶葉,打成小包當成藥物銷售,價格是其他茶葉的3倍。新中國成立後,當地沒人知道此茶功能,在1981年有一位日本老人寫了一封信到當時的坪上大隊,説是在南昌喝過此茶,還想買,諮詢情況。此信先後被上報到了公社和當時的邵武縣,縣領導專程到和平證實了碎銅的奇特功效;説法二,祖輩們將山野中採摘來的茶葉用銅壺煮來喝,煮着煮着,銅壺的底莫名其妙就漏了,這才發現了“茶能碎銅”的秘密,一直流傳至今。 銅是分子結構十分緊密而穩定的金屬,只有在強酸、強力或高溫的作用下,才會出現變形碎化。而經福建省農林大茶學實驗室、中國茶科所分析鑒定,“碎銅茶”茶葉樣品的茶多酚和茶多酚氧化成分含量較一般茶葉高出3倍之多,居各類茶葉之首;茶葉中所含的單寧酸、咖啡鹼等微量元素含量也明顯高於其他茶葉。但對比實驗又發現,單獨將“碎銅茶”泡在茶杯裏,將銅板放入,茶水根本沒有碎銅效果;而將“碎銅茶”放入口中與銅板一起咀嚼,銅板卻能被輕易碎掉。“碎銅茶”究竟為何能碎銅?是人口水中某種酶與茶一起,産生催化作用,讓銅板變得脆軟易碎?至今,“碎銅茶”能碎銅仍是個不解之謎。 籠罩着面紗的“碎銅茶”現在越傳越神。饒賢盛説,早在1992年《香港大公報》就對“碎銅茶”做了報道;2008年7月,福建省電視台綜藝頻道也作了探秘性的專題報道。如此一番傳播之後,引起社會各界熱心人強烈的好奇心,到和平古鎮旅游參觀的人數與日增多。和平古鎮旅游開發公司的工作人員介紹,參觀游玩和平古鎮的人普遍對“碎銅茶”有興趣。 2007年,“碎銅茶”榮獲了第七屆“中茶杯”全國名優茶評比一等獎,其內質栗香和營養物質含量指標達國內領先水平。該茶色香味俱佳,具有多種保健功能,成為高雅茶飲品。2010年初,“邵武碎銅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通過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核準,註冊成功。這也是邵武市首枚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在2010上海“世博會”期間,邵武市留仙峰茶葉有限公司與上海嘉味實業發展有限公司聯合為“碎銅茶”申報了一個特許銷售專櫃,開館第一天,銷售“碎銅茶”30多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