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慎依存大國關係下的中美對話
謹慎依存的大國關係背景下
    2010-05-20    作者:記者 肖瑩瑩/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專家提醒:警惕美以淡化人民幣升值的“高姿態”壓中國全面開放

  即將於24日至25日在北京舉行的第二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S&ED)引起了全世界的普遍關注。這不僅是因為中美關係已成為全球範圍內最重要的雙邊關係,戰略與經濟對話也已是兩國60多個相互交流與合作的&&中最重要的&&,而且在歐洲債務危機加劇、全球經濟前景仍具有不確定性的背景下,中美對話對於全球經濟走向相對穩定健康的後危機時代,也具有很大的導航性作用。
  分析人士認為,在時下兩國關係可以用“謹慎的相互依存”來形容的背景下,雙方在對話中將採取更加“靈活的”辦法,充分體諒對方的關切,推動對話取得更加豐碩的成果。但另一方面,與去年的首輪對話不同的是,本輪對話將在美國經濟已出現轉折性變化的背景下展開,雙方的共同點在減少,儘管雙方在談判策略上都更加注重靈活性,但需要警惕美方在某些領域的“高姿態”可能是為了換取或壓制中國作出更大的讓步。

  各方期望值普遍升溫

  截至目前,對話的正式議題和具體議程尚未公開。國內外專家普遍認為,除了網絡安全等新議題外,此次對話將主要探討一些老話題,例如貿易、知識産權保護、自主創新、出口控制、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等。但是,與去年的首輪對話相比,各方對今年的期望值更高,希望看到一些實實在在的成果;兩國也將以實際行動做出解釋,這一對話機制如何發揮了作用,兩國關係為何重要以及政府將如何去管理戰略對話和戰略關係等等。
  華盛頓智庫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資深研究員、原美國財政部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執行秘書長兼高級協調人史泰婭介紹説,上次對話更多是雙方相互結識,而今年雙方將進入談判的實質階段,對貿易、出口控制、知識産權保護等老話題,“我們將看到奧巴馬政府做出解釋,在哪些方面為何沒有進展”。
  國家行政學院決策部副主任陳炳才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指出,除了人民幣匯率、應對氣候變化和中國市場經濟地位三個領域,中美雙方在貿易、知識産權保護、出口控制等方面的對話都有望取得實質性進展。
  專家期待,此次對話不僅能在雙邊層面上取得豐碩成果,也能為後危機時代世界經濟可持續增長框架的確定鋪平道路。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傅夢孜研究員指出,中美此次對話對6月份的G20峰會具有某種引導性意義。作為全球經濟邁向後危機時代最重要的一次峰會,其核心議題之一就是確定後危機時代世界經濟可持續增長的框架,屆時將討論金融監管、金融改革和中美經濟再平衡問題。因此,中美戰略和經濟對話將通過此次對話先進行討論,再放到多邊框架進行討論,以減少摩擦。
  不過,也有分析人士認為,對本輪對話不要希望有很多具體成果,具體成果會有其他機構和&&來解決,如中美商貿聯委會。戰略和經濟對話是長期性、全局性的,它有助於減少雙方在過去半年的摩擦和分歧,但不是解決短期問題的場所。

  雙方將展現更大靈活度

  毫無疑問,中美兩國在國際、地區和雙邊事務中有對話和合作,也有矛盾和分歧。正如英國沃裏克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教授肖恩佈雷斯林所説的那樣,時下中美兩國關係可以用“謹慎的相互依存”來形容。這意味著兩國都有潛在的動力來解決問題,都意識到如果一方對另一方採取咄咄逼人的行動,將嚴重損害自己的經濟利益。
  美國亞洲協會美中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夏偉指出,對於那些一時解決不了的問題,雙方應採取更加“靈活的”辦法,體諒對方的關切。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陶文釗研究員也認為,在中美之間分歧客觀存在的情況下,我們要通過擴大雙方的共同利益來解決分歧,有分歧的時候,要加強磋商和協調。
  以人民幣匯率問題為例。路透社此前的文章稱,若雙方一直吵來吵去的人民幣匯率問題仍是此次對話的焦點,對話可能取得的結果將會令人相當失望。而美國財長蓋特納18日&&,人民幣升值將有助於美國出口商公平競爭,不過在下周與中國的會談中,他將主要關注減少貿易壁壘。在被問及是否需要與中國就人民幣問題訂立協議時,蓋特納稱,“我認為不需要,我想中國只是需要向世界展示,能夠採取非常符合其自身利益的行動”。
  有分析人士認為,美方有意識地淡化匯率問題,實際就是靈活性的展現,這説明美國希望通過弱化矛盾實現在更多領域同中國的合作,並且已認識到施壓決不是解決問題之道。不過,清華大學中美關係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周世儉認為,人民幣升值問題只是美國人手裏的一張牌,美國在這一問題上展現的“靈活度”,實際上是為了壓制中國全面開放金融和批發零售業。
  而在貿易不平衡問題上,中方也會在對話中體現出極大的靈活度。商務部研究院美大部雷衍華博士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指出,與以往一味地指責美國宏觀經濟政策失誤(相對寬鬆的貨幣政策,低儲蓄、高消費)不同的是,中方也開始要求美國通過放鬆管制、擴大對華高科技産品出口來解決問題。據悉,美國目前正在考慮放寬對中國部分産品的管制,包括民用飛機、半導體、光學纖維、採礦設備、新能源汽車等,具體開放的産品和開放程度可能是本次對話的內容之一。

    [評論]中美對話:貴在互諒互讓互利

    第二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將於5月24日和25日在北京舉行。作為中美兩國政府間對話和磋商的一個廣泛&&,戰略與經濟對話對於促進中美戰略互信、加強經貿問題協商、推動21世紀積極合作全面的中美關係不斷向前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對話貴在雙方互諒、互讓和互利。

  相關稿件
中美對話清潔能源貿易與放寬出口管制 2010-05-18
中美對話是兩個世界的對話 2009-11-25
貿易平衡問題應成中美對話核心 2009-08-03
中美對話升級 催生“北京共識” 2009-07-30
期待中美對話開拓更多共同利益空間 2009-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