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政部副部長丁學東5月7日&&,我國政府採購制度已經進入全面實施階段,政府採購規模保持了快速增長,由2002年的1009.6億元到2009年突破7000億元,累計節約財政資金3000多億元。 丁學東在此間舉行的《中國政府採購報》創刊暨“政府採購與節能服務産業發展”論壇上&&,政府採購制度作為政府調控經濟、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政策工具,在國家宏觀經濟生活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他指出,200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採購法》實施以來,政府採購範圍不斷擴大,已經由原來單純的貨物類採購擴大到工程和服務類採購,並且工程採購的比重呈現上升趨勢。政府採購資金來源從最初的預算內安排的資金擴展到包括預算內、預算外、自籌資金在內的各種財政性資金。一些公益性強、關係民生的採購項目納入政府採購範圍,日漸增多的民生項目成為政府採購規模擴大中的亮點。 丁學東同時指出,由於我國政府採購制度改革起步較晚,與政府採購法的規定還有一定差距,比如操作執行環節不夠規範,運行機制尚不完善,監督處罰還不到位等。必須高度重視這些問題,繼續認真加以解決。 他強調,各級財政部門要進一步提高對深化政府採購制度改革重要性的認識,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政府採購管理科學化精細化的工作要求,不斷創新發展思路,改進工作方法,切實加大推進政府採購管理工作的力度,加強對政府採購工作的組織領導,着力解決政府採購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推進政府採購工作健康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