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雪致農時延後 “大糧倉”面臨考驗
    2010-05-07    作者:記者 顏秉光 程子龍/哈爾濱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今年以來,被譽為我國北方“大糧倉”的黑龍江省各地連續遭受大到暴雪等極端天氣的襲擊,尤其部分地區剛剛遭遇近50年來的最大一場降雪,農時已被大大延誤,預計春播時間將延後10-15天左右,我國北方“大糧倉”面臨嚴峻考驗。

  極端天氣 農時延後已成定局

  黑龍江省氣象臺臺長、高級工程師那濟海説,今年4月12日至13日降下的大到暴雪是1961年以來黑龍江最大一場降雪過程,這場最厚處達36釐米的降雪進一步延誤了農時,加劇了春耕生産的不確定性。
  《經濟參考報》記者從黑龍江省氣候中心了解到,2009-2010年冬季(2009年11月-2010年2月),全省冬季平均降水量為39.6毫米,比歷年同期偏多82%,位居1961年以來同期第2位,僅少于2005年。其中2010年2月降水異常偏多,位居1961年以來同期第1位。
  除了冬季超常的降雪量外,4月12日至13日,黑龍江省部分地區又降下了一場罕見的暴雪。在這場大到暴雪過後,全省有29個縣市的降水量超過了10毫米。據氣象部門統計,4月上旬黑龍江省平均氣溫為0℃,比歷年同期偏低2℃-3℃。受活躍冷空氣影響,去年“冷冬”天氣一直延續到今年3月份,全省氣溫回暖比歷年偏晚10天-15天左右。
  黑龍江省氣象臺臺長、高級工程師那濟海以哈爾濱為例分析説,往年3月27日地面的穩定氣溫達到0攝氏度,今年直到4月3日才達到這個數值;往年4月6日地面的穩定氣溫可達到5攝氏度,今年迄今為止還沒達到。這兩組數據説明地面氣溫低、解凍慢、回暖期拖後,因此春播生産至少比往年延後10天。

  農民憂心 準備改種早熟品種

  《經濟參考報》記者在雙城市一家種子公司門前,遇到了正來這家公司換種子的中興村村民崔淑麗。她焦急地説,由于大雪延誤農時已成定局,她打算把晚熟的玉米種子換成早熟的品種。可現在面臨的問題是,種子本身沒有問題,種子公司不願意給她兌換,種子公司擔心農民都來換,晚熟品種賣不出去。
  4月中旬,《經濟參考報》記者在黑龍江省綏化、雙城、鶴崗等農業主産區走訪時看到,厚厚的積雪將耕地嚴嚴實實地覆蓋,最淺處的積雪至少有20釐米厚,苞米秸稈和殘茬幾乎都被雪埋沒。由于氣溫不高,積雪融化的速度很慢。
  玉米主産區雙城市雙城鎮中興村村民南福全憂心忡忡地説:“4月12號這場雪下得太大了,把我家沒有拉出來的苞米秸稈都埋裏面了。愁人的是前一場大雪還沒有化盡,現在又下了一場更大的雪,看這架勢這場大雪要半個月才能化盡。我估摸著往少了説也得延誤農時10天。”
  黑龍江省氣象科研所情報科的氣象專家閆平告訴記者:“春整地延後,因此春播也會相應延後”。她提出,由于當前氣溫低、降雪大、土壤濕度大,影響了春整地的進度。以雙城市為例,大部分旱田地裏仍然堆放著秸稈和殘茬,10-15天後等積雪融化後才能進地整理,因此春播也會相應延後,尤其是第一、第二積溫帶受到的不利影響會更大。
  除了玉米種植受到影響以外,不利的氣象條件也使黑龍江省春小麥種植受到了一定的影響。據黑龍江省有關農情統計,正常年份在4月上旬小麥播種基本結束,今年4月10日左右才開始播種,目前小麥播種還不到15萬畝,不到計劃種植面積的5%。各地播種小麥時間前後不一致,有的地方甚至有無法種植小麥的危險。
  有關專家還提醒,在農時被延誤的情況下進行春播生産時,要防止黑龍江西部地區出現幹旱或“倒春寒”等災害,目前已有的氣象資料表明黑龍江的西部地區已經呈現旱象,並可能遭受“倒春寒”襲擊。

  相關稿件
夏糧豐收在望 我糧倉將更加殷實 2008-05-27
“糧倉”黑龍江:市場供應充足糧價理性回歸 2008-05-14
青海省將建首個新型綠色環保儲糧倉 2008-04-28
還有多少“碩鼠”蠶食天下糧倉 2008-04-11
“歐洲糧倉”烏克蘭今年有望擴大糧食出口 2008-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