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民"&&:別拿我們當"殉葬品"了
本報《中郵基金被疑存在利益輸送》報道引發熱議
    2010-05-06    作者:記者 張漢青/北京報道來源    來源:經濟參考報

    《經濟參考報》記者采寫的《中郵基金被疑存在利益輸送》報道5月5日見報後,在業界引發了強烈反響。
  包括中郵基金公司本身,相關基金持有人、業內專家、專業律師以及媒體記者等在內的市場各方人士,均就此事向《經濟參考報》發表了見解和看法。

  中郵基金:持有的大龍地産已所剩無幾

  面對來自市場方面的質疑,中郵基金副總經理張靜女士向《經濟參考報》記者斷言,公司不可能有利益輸送。
  張靜反問記者道:“怎麼從大龍地産這家上市公司裏面,竟然扯出了中郵基金的違規問題?”她説,大龍地産和中郵係旗下三隻基金今年一季報發布已經過去好多天了,“現在突然拿出這些信息説事,不感覺這時間點很怪異嗎?”
  根據張靜向記者透露的信息,公司旗下的中郵核心優選基金雖然在一季度對大龍地産增持了258萬股,但是到目前為止,這只基金對大龍地産再度進行了減持。“中郵核心優選基金對大龍地産的持股量,已經從2009年末的1800多萬股,到今年一季度末的2000多萬股,再到目前已經所剩無幾了。”張靜説。

  基金持有人:別拿我們當“殉葬品”

  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的時候,北京多位中郵基金的持有人均&&,他們對大盤走勢和基金凈值的變化較為敏感,而對基金公司如何選股、如何擇時以及同一家基金公司多只基金之間的相互關聯等細節問題則關注不多。
  一位王姓女士&&,她目前“伺候”的多只基金中,惟有中郵核心優選基金讓人放心。“因為從複權凈值來看,這只基金在兩元多點的地方已經‘趴’了兩年多,看不看都沒大關係。”
  孫先生在“養基”方面沒少花費心思,在聽説中郵基金遭市場質疑的時候,頓時警覺起來:“別拿我們當‘殉葬品’了。”他説,假如中郵基金存在利益輸送問題,這雖對基金公司來説無異於將資金從一個口袋裝入了另一個口袋,但是對於基金持有人來説,卻隸屬於不同的基金産品陣營,這中間利益的輸送轉移將會無端地損害其中一部分人的利益。
  一位媒體從業人員高女士看到中郵基金的消息後感覺很驚訝:“不是聽説這家基金公司業績曾經很好嗎,沒想到好公司也可能出現這樣的事情。”

  專業律師:將建議證監會進行調查

  針對中郵基金所曝出的問題,中國政法大學民商法學博士、北京問天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張遠忠向《經濟參考報》記者&&,等到對相關問題了解清楚了,將會建議中國證監會對中郵基金啟動調查程序。
  張遠忠説,基金對上市公司的交易數據外界不可能知曉,只有上市公司本身、證券交易所、中登公司和證監會等部門掌握。
  這次建議證監會調查的內容主要是:中郵核心優選基金是何時對大龍地産進行增持的,另外兩隻基金(中郵核心成長、中郵核心優勢)是何時對大龍地産進行減持的。如果在中郵核心優選基金對大龍地産買進的同時,公司旗下的另外兩隻基金卻趁機拋盤的話,則不光涉及到利益輸送的問題,這種“對敲”式的操作還將有操縱股價的嫌疑。
  同時,對於一季度減持大龍地産的中郵核心成長、中郵核心優勢兩隻基金來説,如果出現了同時減持的情況,則也可能意味着關聯基金之間聯手操縱股價。
  “這些拋單和接盤的時間點及相關交易信息比較關鍵。”張遠忠説。他還&&,如果證監會對這些問題不去調查,那麼中郵核心優選基金的持有人也有權利知道這只基金在一季度是何時對大龍地産進行增持的、增持理由是什麼。同時,作為公募基金的中郵核心優選基金也有義務出來澄清這些相關問題。

  業內專家:最近減持大龍地産損失更大

  多位業內人士還&&,對於中郵基金這家公司來説,前兩年曾經經歷過治理整頓之痛,所以主觀上再度出現硬傷性錯誤的可能性不是太大。這要看這些交易的先後順序以及公司的投研管理制度是否發生了變化,等等。
  一位不願具名的證券公司研究所的基金分析師稱,如果實際情況如中郵基金副總經理張靜所言,即中郵核心優選基金在一季度之後將大龍地産這只股票大量減持的話,則這只基金在該股票上的實際虧損將變得更為嚴重。
  記者注意到,從4月1日的開盤價15.34元,到5月5日的收盤價10.26元,大龍地産在剛剛過去的一個多月時間裏股價下跌了5元多,下跌的幅度在33%左右。即使保守估算,最近一個多月時間裏中郵核心優選基金僅在大龍地産這只股票上的損失也會比較大。
  “中郵核心優選基金一季度對大龍地産大量增持,反而在一季度之後才開始對其大量減持,這種操作思路讓人匪夷所思!”這位基金分析師稱。

  相關稿件
諾安基金“最牛基民”評選啟動 2010-03-19
誰來為中小基民“打工”? 2010-02-10
上投摩根:殺毒軟體免費送基民 2009-10-30
基民因不分紅利狀告南方公司 2009-06-04
凈值虧近半 2.5%最高申購費再現令基民心寒 2008-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