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只有兩三家中小規模的造船企業,到如今全國舉足輕重的船舶産業集群,位於長江下游北岸的江蘇靖江,近年來一躍成為江蘇省船舶出口基地,成為全國最大的民營造船基地,其造船能力即使是與上海、大連等傳統造船大市相比也毫不遜色。 靖江市工信委船舶辦的一組數據清晰地反映出靖江船舶産業的活力。去年靖江船舶産業佔據江蘇36%、全國11.1%的市場份額,完成工業總産值390億元。其中新世紀造船集團和新揚子造船公司2009年實現産值分別超過177億元和86億元,兩大企業的效益指標均走在全國最前列。
打造“雁陣式”船舶産業集群
“一個産業集群就像一片茂盛的森林,擁有完整的生態體系,才會擁有了旺盛的生命力。”靖江市工信委主任沈南松説,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皮裝産業大大提高了浙江省海寧市在全國的知名度,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的家用電器産業産值佔全國的15%,使順德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家電之都”…… 靖江市委書記劉建國曾在多個場合闡釋靖江“雁陣式”産業集群的模式,這種模式就是“領頭雁”企業後面跟着不同發展層次的企業,“領頭雁”必須是同行業中的領頭企業,後面是一大群既專業分工又有機合作的專業企業,同時要求這個産業在該區域必須具有創新能力。 在靖江船舶産業集群中,新世紀造船、新時代造船、新揚子造船和東方重工,就是引領集群向前發展的“領頭雁”。作為單體造船企業,去年新世紀造船集團的效益全國第一,新揚子造船的效益也名列前茅。圍繞這批“領頭雁”,靖江100多家專業配套的骨幹企業嶄露頭角。去年9月,由江蘇安泰動力機械有限公司生産的4&MAN低速船用柴油機下線並交付客戶,成為國內首批由民營企業生産的MAN低速船用柴油機,有效緩解了此類産品國內短缺、國外受制於人的局面。 此前,江蘇亞星錨鏈公司已成為全國最大的錨鏈生産基地,大中電機開始與美國ABB公司合作生産船用電機,均已進入世界船舶製造業配套供應鏈,一個産業鏈條完整、産業布局集中的船舶産業集群,正在靖江崛起。
金融危機致使船市低迷
目前,造船市場進入調整期已經一年有餘,國際金融危機給造船業帶來的巨大衝擊顯露無遺。靖江市工信委船舶辦主任張燕&&,2009年應該是靖江船企産能集中釋放的一年,按照船企的生産能力,當年造船完工量完全能達到600萬載重噸,但由於航運市場低迷,新船交付困難,前兩年提前交付船舶的繁榮景象已難尋蹤影,船企不得不放慢生産節奏,嚴格按合同節點來部署生産。 “隨着時間的推移,交船難可能會愈演愈烈,這無疑會影響到後續的生産節點和碼頭的泊位資源。”張燕説,船市的低迷和回升往往都要晚半拍,即使當前金融危機已過,船市估計也要到2012年才能回升。“一旦船市真正探底,就要重新洗牌,小船廠多抗不住這最後一擊,只是現在還沒法看清趨勢。” “誰都不肯輕易退出,所有的船舶企業都希望能存活到下一輪船市高峰。”靖江市工信委副主任孫學山&&,前兩年靖江的船企忙得喘不過氣來,都在拼命趕速度,現在則明顯放慢了生産節奏,重點保證交船。“目前靖江各船企的‘儲備糧食’還能維持到2012年。” “其實,在船市峰谷時,正是提升自身質態,作好人員準備和培訓、引進關鍵人才的好時機,以便更好地迎接下一個造船高峰。”孫學山説。
等待下一個船市高峰
早在船市仍然火暴的時候,靖江的船企已經意識到繁榮景象掩蓋下的的不足。 新世紀造船公司辦公室主任黃斌説,這幾年,新世紀造船的船舶在塢時間已大大縮短,2006年的平均時間是158天,現在是40天左右,但日本、韓國的造船業早就實行了“多島式造船”,船舶在塢時間已經縮短到10多天。“同樣是40天時間,同樣是一個船塢,新世紀造船交一艘船,而日本、韓國船企可以交三條船,這就是總裝化程度和效率的差異。”黃斌解釋説。 “最關鍵的是,日本、韓國的船舶設計都有自主品牌,而我們的船舶設計還需借助‘外力’;日本、韓國早已實現全面數字化造船,每一個零件、每一個流程都有編碼,大大提高了造船的效率。”張燕説。另外,靖江船企在隊伍建設、人才儲備以及技術裝備等方面,與日本、韓國企業相比,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即使是與國內的中船集團、中船重工相比,靖江船企也明顯存在許多薄弱之處。 有差距,證明有提升的空間;看到不足,就找到了提升的方向。提升,也是應對競爭的惟一選擇。江蘇科技大學劉日勝教授&&,當前,我國船舶産業發展的內外部發生了很大變化,已經從高速發展階段步入到激烈競爭階段,由數量擴張階段進入到素質提高階段。 在船舶産業一派火爆之時,新揚子造船就開始着手防範行業風險,並先後從上海幾家著名大型造船企業引聘了30多人組成中高級管理團隊,2007年又收購了上海恒高船舶設計公司,從而結束了長期依靠外力設計船舶的歷史。近兩年來,新揚子、新世紀等企業又開始涉足醫藥、房地産、紡織等行業,開始將投資多元化,進一步提升了企業生存能力。 去年年底,靖江市明確提出船舶産業提升的路徑:加快船舶産業轉型升級,鼓勵造船主體企業形成合理、流暢、高效的生産運營機制,實現信息化造船、數字化造船,着力打造現代化造船基地。“對照這樣的要求,靖江船舶産業下一步的重點應該要在提升創新能力,優化産業結構,強化內部管理等方面做文章。”沈南松説。 孫學山&&,對靖江船舶産業的龍頭企業來説,迫切需要增強船舶設計、技術創新等方面能力,加快進軍海洋工程船、鑽井平台、液化天然氣、石油氣船等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船舶,向修船、航運等上下游行業延伸産業鏈。對配套企業來説,要加快提升産品檔次,發展船舶配套關鍵産品,拉長産業鏈。只有這樣,靖江船舶産業才可能形成獨具特色的核心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