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衛:舒適比房價更重要
    2010-04-30    作者:記者 文婧 孫韶華/上海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王洪衛(上海財經大學副校長)

    談到對未來住房的暢想,上海財經大學副校長王洪衛&&,他很懷念過去四世同堂的傳統感覺,一大家子人住在一起,享受中華民族特有的家庭文化和家庭教育。而我國目前的房地産是在瓦解中華民族傳統的居住文化、家庭文化,隨之而降低的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幸福感。
  王洪衛認為,居住的舒服和內心的舒暢遠比房價漲跌更為重要。
  實際上,王洪衛在參觀世博園區的同時,懷揣着一份他正在主持研究的課題:《住房金融風險防範機制》。他對記者説,“為適應未來我國城市住房理念,我國房地産政策也要相應地面臨一次重新的梳理。”王洪衛還是上海市人民政府特聘決策諮詢專家、世界華人房地産學會務理事、上海市重大決策諮詢課題《住房金融風險防範機制》研究的主持者。
  王洪衛認為,目前房地産業儼然成為中國經濟的“發動機”,但同時也成為中國經濟長遠發展的不穩定因素。對此,他提出了“抓龍頭、暢血脈、重公平”的對策建議。
  首先要抓土地這個龍頭。要明確規劃,明確土地用途,從源頭上防止土地的暴漲。有人説我國已經建立了完整的土地市場,招拍挂就是市場機制的表現形式。殊不知,經濟學上的市場競爭包括供需兩方面的競爭,我國現在只有需求的競爭機制,而沒有供應的競爭機制,地方政府壟斷了土地的市場供應,這就是我國房地産市場越調控越上漲的根本之所在。因此要以規劃立法的方法逐步明確城市土地的用途,從立法上使每一塊土地均可能成為市場競爭的主體,形成國有土地的競爭格局。促進資源配置的長期優化。
  其次要暢通房地産資金血脈。資金是房地産業的生命線。我國目前的房地産市場嚴重依賴間接融資,導致房地産業和金融業乃至國民經濟的發展捆綁於一體,事實上形成了房地産價格下跌導致金融危機或經濟危機成為必然。要改變這種局面,必須暢通房地産直接融資的渠道。發展並引導社會資金投向以房租收益為主體的、以房地産信託投資基金為代表的多樣化的房地産金融産品,改變廣大的人民群眾以博取房價增值為主要收益的投機行為。
  同時要重視房地産領域的公平,建立存量房地産有效利用的稅收機制,在控制房地産稅收總量的前提下,優化稅收結構,適度提高持有成本,提高存量房地産的利用效率。他建議試點開增房地産財産稅:一是遵循公平原則對多佔稀缺資源和優質資源的房地産試點開增財産稅,如150平方米以上的房屋;二是累進開徵第二套第三套住房財産稅。這樣通過提高持有成本,抑制高價房地産,並通過稅收機制,使大量的空置房地産重回房地産市場,以穩定房地産價格。此外還要梳理住房保障政策:對90平方米以下的首次購房者實行按揭貼息,嚴密認證經濟適用房、公共租賃房等實物保障政策的同時,也要研究美國、日本等以貼租、貼息為主的人頭保障體系,建議發展以貼租為主體市場化的住房保障政策。
  從世博園區往外望去,高昂的房價正讓中國一個又一個城市的居民感到焦灼。從夢想到現實的距離往往只有一步之遙,站在園區內如夢似幻的未來園區,需要一個又一個的王洪衛們,用他們的知識和力量,來幫助夢想逐步變成現實,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
  相關稿件
住房市場理性發展的三個前提 2010-04-28
住房市場崩盤的三個先兆 2010-04-26
“個人住房數據庫”不該是個未知數 2010-04-23
[博客]用差別稅收政策引導住房消費 2010-04-23
北京商品房銷售放緩政策性住房供銷增加 2010-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