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10-04-01 作者:記者 白田田/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近日西南的降雨難以解乾旱之渴,北方地區也開始初步顯露旱象。本報此前曾報道,西南大旱牽動全國農産品價格,現在旱情對大米、白糖、油菜籽等農産品價格的影響仍在繼續。 據商務部市場運行調節司31日公布的數據,上周(3月22日至28日)國內小包裝大米零售價格繼續上漲,漲幅為0.4%。其中蘭州、重慶和上海價格漲幅較大,分別為2.8%、2.5%和1.7%;太原價格略有回落,降幅為0.2%;石家莊、鄭州、西安和廈門等地價格與前一週持平。 水利部副部長劉寧在31日國新辦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截至3月30日統計,全國耕地受旱面積1.16億畝,其中作物受旱9068萬畝,重旱2851萬畝、乾枯1515萬畝,待播耕地缺水缺墑2526萬畝。北方地區正是冬小麥返青拔節的時候,隨着不同地區的氣溫有所提高,旱象也開始初步顯露。 據了解,2010年第二批國家臨時存儲糧食跨省移庫計劃142萬噸,將在7月底前全部安排調往雲南、貴州、廣西、重慶、四川、甘肅等旱災地區。 商務部市場運行調節司認為,隨着國家調控力度增強,國有大型米廠開工率提高,粳米出貨量增加,後期大米價格漲勢有望趨緩。 白糖方面,由於降雨有利於新甘蔗的播種,旱情題材效應有所減弱。31日,廣西、雲南主要現貨市場的集團報價均維持穩定,其中南寧集團報價為5230元/噸,昆明集團報價為5050元/噸。北方地區糖價的變化不大,大部分地區的報價與30日基本一致。 期貨市場上,31日鄭糖主力合約1101以5092元開盤,震蕩走高至5125元後回落,收於5077元/噸,較30日結算價每噸下跌了26元,成交量也繼續萎縮。 北京中期張向軍認為,國內食糖産量即將明朗,除減産預期之外缺乏新的利多題材,並且隨着巴西大規模開榨,糖價回升的空間應該有限。 雖然油菜籽受乾旱的影響相對白糖較小,但旱情的蔓延有望再次提振菜油價格。31日,鄭州菜油期貨平開,隨後震蕩趨弱,收盤價為8162元/噸,下跌8元/噸。現貨方面,湖南、江西、貴州、陜西地區的菜油市場價格基本保持穩定,安徽地區菜油市場價格略有提高,其中,安徽蕪湖地區四級菜油報價上漲50元/噸,至8200元/噸。 據了解,目前雲南和貴州油菜籽減産50%左右水平,約50萬噸,油菜籽主産區湖北、安徽、江西等地新年度菜籽産量將減少5至10%。有分析認為,由於棕櫚油先行漲勢已逼近暴利稅徵收臨界位置,因此菜油在未來很可能會成為領漲品種。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