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資料照片 |
因北京望京地王而一度深陷輿論漩渦的遠洋地産,終於在“去中遠化”和“去國企化”的路上,又邁出了一步。 對於李明而言,3月22日在香港太古廣場5層召開的董事會意義特別,正是在這次會議上,遠洋地産曾經的母公司中遠集團“老臣”李建紅辭職,李明接任遠洋地産的董事會主席之職,而在此之前,中遠集團董事長魏家福已經公開&&,中遠集團將清退間接持有遠洋地産8%的股權。 然而,這一切還遠不是故事的全部。據知情人士提供的遠洋地産內部文件顯示,李明等高管團隊的人事更替背後,一份以信託為形式存在的股權代持計劃即將啟動,高管層將是其中的“主力”,而李明本人在其中所持的比例,亦是最高。
人事更替
被李明接替董事局主席職務的李建紅,無論如何也算得上中遠集團的“老臣”,截至他辭任遠洋地産的3月22日,他仍然是中遠集團的副總裁,他的存在,始終被董事會內部人們認為是中遠集團顯示其“存在”的關鍵所在。 中遠集團是遠洋地産昔日的“母公司”,上市之前的中遠房地産曾處在中遠集團與中化集團的“共治”之下,而在中遠集團掌門人魏家福的心中,退出遠洋地産卻是“早晚”的事。 此前,中國人壽星夜出擊遠洋地産,趕在保監會下發保險機構投資不動産的新規之前大規模增資,如今在中國人壽增資擴股之後,她已經成為遠洋地産的第一大股東,中遠國際已經退居第二,至於昔日的共治者中化集團已經退居第三。 而在身處地王漩渦之後,魏家福順勢表態將“處理”持有遠洋地産的8%股權,但至於這8%的股權將由誰接手,卻並未説明。 遠洋地産副總裁周彤就此&&,遠洋地産的三大機構投資者,都是財務投資者,對於遠洋地産的日常運營與決策,均不“插手”,因此,遠洋地産的投資者雖都是國資背景,但遠洋地産充其量算是“紅籌公司”,而遠算不上“國企”或者是“央企”。 如是思路之下,李建紅的離任也自然順理成章。記者同時還了解到,在決定遠洋地産投資行為的“投資委員會”的6名成員中,更是沒有一名來自中遠集團——這一在人事關係上與遠洋地産淵源最深的企業背景的高管。
而投資委員會是決定遠洋地産所有重大投資項目的機構,這個委員會的主席,仍為李明。
暗龍潛行
魏家福承諾退出的8%股權由誰接替,這始終是這個故事最為華彩之處。 “8%股權由誰承接購買的問題,在遠洋地産內部也是最敏感的問題,高管層已經向中遠集團求證最終的解決方式,但到現在,中遠集團方面還沒有明確最終答覆。”3月23日中午,遠洋地産一位不願具名的人士告訴記者。 在外界看來,此次人事調整,係央企退出房地産行業所致,然而事實卻並未如此。 記者了解到,與人事調整幾乎同時,遠洋地産已然悄然啟動了高管層“持股”的計劃,這種持股計劃,將採用信託代持的方式,遠洋地産現在的管理層,是這個信託最主要的持有者,記者經核實表明,該信託已經正式成立。 成立信託代為高管層持有上市公司股權,在香港資本市場十分流行,2009年赴港上市的龍湖地産(hk0960),就採用相同的方式,進行高管層持股,有所不同的是,龍湖地産上市之前便是100%的民營企業,而遠洋地産則在上市之前,屬於兩家中央級國企“共治”的國企下屬的股份制企業。 按照遠洋地産的規劃,股東會制訂了一個10年期權,用10年時間拿出公司總股本的10%來用於激勵。首次賦予了2%,以後根據每年的股東大會逐步實施,而當下已經成立的信託,則被用於執行與“落實”這一規劃。 經查證,這一規劃涉及的遠洋地産股份約44億股,記者了解到,受託人將於市場上以遠洋地産“授出”的現金,購入現有股份,最終以信託方式代持,而這其中,新晉遠洋地産董事局主席李明所持股權,將是“最高”。
去國企化
但對於這部分款項從何而來,遠洋地産方面並沒有明確的解釋。 周彤&&,目前境內的遠洋地産有限公司和附屬公司都是外商獨資企業,公司在人員管理、項目決策等方面都是按照香港上市公司的要求來獨立運作,周彤甚至強調,目前的公司運營與國資背景的投資者沒有任何關聯。 無論中遠集團與遠洋地産屬於上述哪一種企業,按照國務院國資委的要求,中遠國際仍無法對遠洋地産進行增持。甚至在中國人壽通過增發進入時,中遠國際還表態,首先對遠洋地産的增發計劃予以支持,其次歡迎其他公司其中也包括中國人壽,通過增發新股或者收購舊股的方式對遠洋地産股份進一步增持。 誠如李明所言,一方面中遠集團不可能增持,另一方面遠洋地産卻必須發展,吸引更多有實力的企業進入遠洋地産,可以將遠洋進一步做大。但中國人壽跟中化股份的交易就頗有急旋風的感覺。 中化股份的控股股東中化集團,儘管主營業務包括房地産,但中化集團旗下已經有了方興地産作為地産業務平台,在避免同業競爭方面,各個方面對於中化股份減持遠洋地産早已有預期。通過售出部分股權予中國人壽,中化股份目前對於遠洋地産的持股比例已經減少到5%以下,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已不具有壓力。 中化股份跟中國人壽突擊交易卻留下太多的困惑,僅僅出於避免同業競爭的目的,中化完全可以將股份轉讓給其他賣家,但交易對象偏偏是已經與中遠集團持股相近的遠洋地産新晉二股東中國人壽。這時李明的“不是意料之中,也不在意料之外”引人遐思。 有這樣一種充滿戲劇意味的可能性,即遠洋地産在第一次對中國人壽增發時,並沒有料到,中國人壽會火速與中化股份達成第二筆交易,且在第二筆交易進行時並不知情。但無論是一位遠洋內部人士還是中國人壽方面都否定了這種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