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謀劃“121”空間發展格局
    2010-03-17    作者:記者 葛如江 詹婷婷/合肥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外資獨資企業德國西門子公司落戶滁州

    大名菊之首的滁菊已形成新的産業基地

    安徽最大的休閒娛樂廣場滁州人民廣場

    古時北宋歐陽修貶任滁州,寫下了流芳千古的散文名篇《醉翁亭記》和《豐樂亭記》,描述滁州山水之美和民風之淳,蘇軾又將“兩記”寫成了碑帖,由此,滁州和瑯琊山名揚四海,聲播古今。
  建國後的滁州經歷了幾十年曲折發展的歷程,1979年鳳陽小崗村農民以石破天驚的大包幹創舉,拉開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序幕。
  而今,作為皖江城市帶承接産業轉移示范區“兩翼”之一的安徽省滁州市,于2010年1月23日打響了承接産業轉移“第一槍”,與南京共建承接産業轉移園,標誌著蘇皖兩省探尋接軌合作模式,有效實現産業轉移和承接邁開了實質性步伐。
  面對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經濟結構性調整,地處皖江城市帶産業轉移示范區的安徽“東大門”滁州,正全力搶抓發展先機,打好區位、資源、環境三張牌,建設和南京同城發展的新家園、承接産業轉移的新型産業園、接受東部輻射的魅力後花園,巧借“東風”,在中部崛起進程中奮力加速,彎道“超車”。2009年,滁州市多項主要經濟指標首次全面超過全省平均增長水準,增速進入安徽省前列。
  滁州市委書記韓先聰表示,皖江城市帶承接産業轉移示范區為滁州發展帶來了重大的歷史性機遇,但滁州也要正確認識這個機遇。“國家批準了示范區規劃,是戰略的布局、政策的引導,滁州必須要主動作為,把好定位,創新求變,把發達地區産業無序的轉移轉化為滁州有序的接收,把自身優勢産業拉長增粗創新升級。”韓先聰説。
  據介紹,滁州將在空間布局上謀劃,變區位前沿為優先承接的優勢。既以現有開發區為主,又在沿交通幹線、沿大橋等規劃一些新的承接産業轉移區域。編制了150平方公里的滁州承接産業轉移現代産業園,構建“一核兩帶一軸”的“121”空間發展格局。一核即滁來全産業集聚核,主要包括滁州市區、來安經濟開發區和全椒經濟開發區,兩帶分別為沿長三角産業對接帶和沿蚌寧高速産業拓展帶。一軸為沿淮寧高速産業拓展軸。重點規劃建設“三大板塊”:以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瑯琊工業集中區、南譙工業園和城東工業園為承接平臺的皖東滁州新區板塊,天長、來安、全椒先進加工制造業板塊,定遠、鳳陽、明光非金屬礦産資源精深加工板塊。

  相關稿件
滁州六旬老人收藏酒瓶千余種[圖] 2009-05-08
安徽滁州電力職工為京滬高鐵加班改線[圖] 2009-01-06
“鳳凰”擺尾,滁州暴雨成災 2008-08-04
安徽滁州對涉農供電設施進行全面檢修[圖] 2008-04-08
安徽滁州投資環境説明會在京舉行 2006-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