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10-03-02 作者:記者 方燁/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3月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2%,雖然持續12個月保持在50%以上,但是比上月回落3.8個百分點。同日,滙豐集團發布的2月滙豐PMI為55.8%,回落至近3個月以來的最低值。專家認為,PMI環比回落並不説明中國製造業增長開始乏力,只是顯示了近幾個月來國家進行的貨幣收緊政策初見成效。 從官方PMI來看,11個分項指數同上月相比,除産成品庫存指數持平以外,其餘各指數均有所回落。其中,生産指數、新訂單指數、採購量指數、購進價格指數回落較明顯,回落幅度超過6個百分點。從指數水平來看,積壓訂單指數、産成品庫存指數、進口指數、原材料庫存指數、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和從業人員指數略低於50%,其餘各指數繼續保持在50%以上。 針對2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調查情況,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副秘書長張立群分析認為:“2月份的PMI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工業生産高位趨穩的變動趨勢。在政府力量與市場力量相互轉換,內需外需增幅相互變化的背景下,中國經濟回升的趨勢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新出口訂單指數的回落也需密切關注,對出口增長前景還需保持謹慎。綜合來看,中國經濟仍然處於由政府推動的增長轉向自主的、穩定可持續增長的過程之中,不確定因素仍然較多。” 不過,更多的經濟學家對中國經濟未來走勢&&樂觀。如滙豐中國首席經濟師屈宏斌評論PMI調查結果時就&&:“儘管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增速放緩,中國製造業的增長勢頭依然強勁,預示着工業活動將在未來幾個季度進一步加快。”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的專家也認為,PMI回落顯示當前中國經濟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增勢趨向平穩。受對比基數改變以及刺激政策遞減等因素影響,預計今年工業生産穩定增長,總體發展勢頭繼續看好。 至於2月份PMI産生的波動,瑞信董事總經理陶冬發表報告認為,主要是信貸收緊影響基建的結果。陶冬在報告裏&&,2月新增訂單指數下跌6.2個百分點至53.7%,主要由於基建、金屬製品及運輸工具等下跌所引致,數據正是反映了信貸收緊對基建的影響。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