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像蕪湖這樣,避免重蹈東部承接産業轉移覆轍,堅持走綠色低碳的提升式承接之路,正在成為首個國家級承接産業轉移示範區各城市所秉持的發展理念。
■“短短5個多月時間,由蕪湖市主要領導或開發區負責人帶隊的政府招商團共十幾批次來到德豪潤達,開出融資、稅收、土地等一系列優惠政策,説服德豪潤達公司將戰略轉移的LED項目落戶蕪湖。
■對於示範區59個縣市區來説,堅持提升式承接産業轉移項目,重點發展高效率、低污染和低碳排放的低碳産業,已經成為各地日漸一致的發展共識。
國內首個承接産業轉移國家級示範區---皖江城市帶承接産業轉移示範區日前簽下“新年大單”,位於示範區內的蕪湖市引資60億元打造國內目前規模最大、技術水平最高的LED産業園,這也是該市在承接産業轉移中緊緊圍繞國家鼓勵發展的低碳經濟導向,積極培育低碳産業的一項重大舉措。
像蕪湖這樣,避免重蹈東部承接産業轉移覆轍,堅持走綠色低碳的提升式承接之路,正在成為首個國家級承接産業轉移示範區各城市所秉持的發展理念。
據悉,早在蕪湖市與德豪潤達商談引資事宜之初,承接的産業只是傳統勞動密集型的小家電製造業務。一直跟蹤此項目落戶的蕪湖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副主任張春虎透露,最初蕪湖市政府只想抓住東南沿海勞動密集型産業向中西部轉移的機會,承接德豪潤達珠海總部轉移出的一部分傳統小家電業務。後來得知德豪潤達正在布局戰略轉型,進入LED領域後,市領導果斷拍板引資LED項目。
“光電子産業是國家確定未來七大新型戰略支柱産業之一,而LED是光電産業重要的材料和器件之一,市場潛力巨大,發展前景廣闊。”力推LED産業的蕪湖市委書記陳樹隆認為,承接德豪潤達戰略轉移項目,開建其在蕪湖的LED照明産業基地,必將有利於推動蕪湖乃至全省光電及新能源産業的發展,也將鞏固蕪湖在皖江城市帶承接産業轉移國家級示範區中的龍頭地位。
LED是一種能夠將電能轉化為可見光的半導體。作為一種新型光源,LED具有壽命長、光效高、無輻射與低功耗等特點。僅以LED燈與普通白熾燈相比,發光亮度是其8倍,但耗能僅為白熾燈的1/10。權威機構預計,未來幾年,全球LED市場年增長率將達到30%。
正是看到LED産業的市場前景和低碳節能的發展方向,蕪湖市政府開始了與德豪潤達的深度接觸。“短短5個多月時間,由蕪湖市主要領導或開發區負責人帶隊的政府招商團共十幾批次來到德豪潤達,開出融資、稅收、土地等一系列優惠政策,説服德豪潤達公司將戰略轉移的LED項目落戶蕪湖。最終,德豪潤達決定投資60億元在蕪湖建立起一個具有國內領先的芯片製造技術、覆蓋LED上中下游全部産業鏈的大型光電産業基地。實現到2012年基地全部建成後,達到200億的銷售産值。
“蕪湖的做法具有一定代表性,體現了中西部省份在産業轉移中不再撿到籃裏都是菜,而是更注重提升式承接,注重經濟發展與社會環境協調發展的理性行為。”長期關注轉移經濟的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員呂連生説。
作為首個國家級承接産業轉移示範區,皖江城市帶在促進中西部承接産業轉移方面的示範意義被寄予厚望。國家發展改革委地區司司長范恒山曾&&,建設皖江城市帶産業轉移示範區不僅僅是安徽的事,也是全國的事。
安徽省省長王三運在皖江城市示範區獲批後就明確表態,皖江城市帶作為國家級示範區,在承接與創新雙發力,注重提升式創新,並明確宣布拒絕污染。
而對於示範區59個縣市區來説,堅持提升式承接産業轉移項目,重點發展高效率、低污染和低碳排放的低碳産業,已經成為各地日漸一致的發展共識。
皖江城市帶的重要一員合肥市,在承接産業轉移時一直高調宣揚自身的“科技創新城”優勢,並提出大力發展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公共安全和量子通信等新興産業,實現到2015年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到710家,産值達到1800億元的宏偉目標。
以馬鋼等傳統高耗能企業聞名的馬鞍山則明確提出,把發展低碳經濟作為推動經濟良性發展的新引擎,強力推進重大節能項目建設,並強化節能監察,加大淘汰落後産能力度。2009年,全市萬元GDP能耗下降6%。 而蕪湖,除了德豪潤達的LED産業基地外,還在積極謀劃並實施包括節能環保汽車及零配件、餘熱余壓利用裝備、光伏産業、節能環保材料、節能機電設備、環保裝備、節能環保服務七大領域及再生金屬循環利用、汽車零配件再製造、工業廢棄物再利用、城市節能産品推廣、農林廢生物質綜合利用等工程在內的一系列“低碳産業”,力爭到2015年,基本形成以上述七大重點領域為中心的節能環保集聚産業,實現銷售收入超1000億元,成為華東地區重要的節能環保産業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