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過年:生活觀念已大不同
    2010-02-22    作者:記者 孫韶華/河北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年初三,記者回到多年未回的河北唐縣老家,農村濃濃的年味縈繞各家,從農村到縣城,發現已經不再是自己印象中幾年前的情景了。人們的生活變了,過年的方式變了,觀念更是變了。
  剛剛過去的2009年對于年近50的唐縣北羅鄉老孫家來説,是個承載著滿滿收獲的一年。用他的話説,就是“今年的年過得痛快。”幾年前他家蓋的六間房子今年重新裝修了一遍,還購置了空調和電冰箱,購買這些家電時因為享受了家電下鄉13%的補貼,省下不少錢。家裏還買了摩托車,“不是有摩托車下鄉的政策嘛,一臺原價5200塊的摩托4700買了,省了整500呢。”老孫樂呵呵地告訴記者。
  不過讓他更樂呵的是三個孩子都在北京找到了工作。大女兒去年從唐山技術學院大專畢業之後只身到北京求職,被一家家具設計公司錄用,由于工作表現好,深得老板賞識,短短半年內工資就從最開始的1000漲到了2500。“我設計的家具還在國展展覽了,”她驕傲地説,“我最看重的是公司信任我,讓我鍛煉和學習。北京是個充滿機會的地方,我一定能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二女兒在北京一家公司做銷售,去年業績也不錯,拿回了不少獎金。小兒子今年20了,也在北京打工,村裏有不少來説媒的了,本來在農村20歲結婚生子也平常,不過小孫一心想在北京發展事業,“我才不著急結婚呢,我現在北京家具廠當學徒,邊學手藝邊掙錢。”他説,“以後我還要和我姐一起創業開個家具公司。”
  “孩子們從北京給我買回了電壓力鍋,還買了烤鴨,買了紅酒。”老孫説,當初堅持讓孩子讀書是對的,沒有文化就走不出農村。“我希望孩子們都能有出息,不想讓他們這麼早就結婚生孩子,在農村當一輩子農民。”
  在距離北羅鄉十幾裏地的唐縣縣城,一改往年街上冷冷清清、商店閉門謝客的情景,記者看到的是車水馬龍,人群熙來攘往,像趕集一樣熱鬧。街道兩旁的商場、店鋪、飯店都已經開始營業了,還有很多商家挂著“過年照常營業”的牌子。喜慶的燈籠和紅、黃兩色的老虎布偶高懸,年味洋溢。
  “現在過年都不在家裏憋著了,打麻將不如出來逛逛,縣城也熱鬧,好吃的好玩的都有。今年買了摩托車,十分鐘就到縣城了。”和很多農民一樣,老張一早就帶著小孫子來逛縣城了,他老伴兒去年住院做手術,一共花了1萬7,縣裏已經給報銷了1萬,村裏還要給報銷一部分,“算下來自己花不了多少錢。”老張説。
  老李在縣城經營一家服裝店,年初三就放鞭炮開業了,“早開門早掙錢。現在不比過去了,人們生活好了,講究穿了,款式好的衣服總是不愁賣。”記者發現,老李店裏的衣服都是品質比較好的,標價都在200至400之間,據老李介紹,每天都能賣出好幾件,過年期間長款毛衣和羽絨服更是供不應求。
  新的一年,新的希望。在農村過年,從閉門到開門,從冷清到熱鬧,從保守到開放,處處感受到了新的氣象。就像老李説的,過年就是圖個氣氛,身心放松,來年有更好的心情奔更好的日子。
  相關稿件
河南將用公共財政改善民生 2010-01-20
“拉閘限電”請先充分考慮民生 2010-01-19
河北山西河南三地:搶運電煤保生産保民生 2010-01-14
民生銀行:創新産品助企業提高競爭力 2010-01-08
2009中國經驗:民生民策 民心民意 2010-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