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10-02-02 作者:記者 熊琳 來源:經濟參考網 |
|
|
“自2001年我國開展絮用纖維製品專項打假工作以來,黑心棉打假工作方略基本確定,公開的成規模制售偽劣絮用纖維製品違法活動得到有效遏制。”國家纖維檢驗局局長陸陽&&,總體而言,我國絮用纖維製品專項打假長期機制尚未形成,制假、售假、環境污染問題還存在階段性、局部性反復的隱患。
2009年,全國纖檢機構在棉花質量監督工作中共出動檢查人員1.8萬人次,檢查棉花加工企業6000余家(次),立案查處質量違法案件986起,涉案金額5000余萬元。
據了解,針對國儲棉入儲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質監部門積極開展新體制棉花加工企業專項整治行動,嚴厲打擊新體制企業質量違法行為;突出加工環節毛絨纖維質量監督檢查,深入開展收烘環節蠶繭收購質量檢查,有效加強麻類纖維收購加工質量監督工作;加強重點區域整治力度,重點查處大案要案。與此同時,對集團採購絮用纖維製品的質量監控工作穩步推進,絮用纖維製品專項打假和集中整治工作成效顯著。
陸陽&&,體制機制建設工作任務繁重,集團購買質量監控制度工作領域亟待拓寬,質量消費警示制度有待進一步完善;重點區域質量監管工作機制、纖檢機構與地方有關部門之間協同配合工作機制以及絮用纖維製品質量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機制、打假評價考核機制等建設步伐亟待加快。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