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10-02-01 作者:記者 王曉明 齊海山/長春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伴隨東北粳稻上市量增加,糧食貿易、加工企業積極入市,市場購銷數量逐步增加,交易趨於活躍,東北粳稻行情呈穩步走強態勢。專家認為,後期價格上漲動力持續增強。 近幾年來,在國家強農惠農政策支持下,調動了廣大農民種糧積極性,加上國內稻穀市場行情較好,稻穀播種面積和産量都有不同程度增長。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預測,2009年全國稻穀播種面積2968萬公頃,較上年增加44萬公頃,稻穀總産量預計19580萬噸,較上年增加390萬噸。 從東北地區看,水稻産量也有小幅增加。但受不利天氣影響,東北水稻質量較去年有所下降。吉林省稻穀質量不如往年;鄰省黑龍江三等以下(不含三等)水稻佔總量的38%左右,平均水分17%左右,平均出糙率77%左右,平均整精米率59%左右,平均出米率62.5%左右;遼寧省新稻三、四等居多(去年普遍在三等以上),出米率60-68%。 “儘管品質有所下降,但粳稻市場價格卻持續走強。”吉林省糧食經濟研究所所長劉笑然説,進入2009年12月份以來,東北地區粳稻市場行情穩步走強態勢明顯,目前,黑龍江省哈爾濱周邊地區普通長粒水稻收購價格在1.18元-1.20元/斤,比前期價格上漲0.03元-0.05元/斤;吉林省松原地區收購圓粒水稻價格在1.02元-1.045元/斤,質量為國標二等,較前期上漲0.01元-0.02元/斤。普遍高於國家最低收購價。市場收購主要以大米加工企業為主。 專家認為,除政策拉動外,稻農惜售、企業爭糧及國際市場需求增加等因素,都支撐着東北粳稻行情繼續走強,預計短期內市場價格易漲難跌。 記者採訪發現,2009年吉林省稻米加工和部分購銷企業入市較早,部分地區出現競爭收購,尤其是質優稻米競爭比較激烈,收購價格持續攀升,部分國企依然堅持收購,一是輪換補庫的需求;二是自主營銷的需求,但收購數量有限。雖然稻農惜售,但用糧企業庫存不足,採購意願增強,對後期價格看漲預期氛圍濃厚,對粳稻市場價格堅挺與走強具有一定的支持。 從國際市場需求看,近期,世界主要稻米生産國泰國大米價格持續上漲,越南大米出口價格接近年內高點。從美國農業部11月份供需報告提供的情況看,2009/2010年度全球大米産量預計4.321億噸,較上年度減少1280萬噸;大米消費量4.368億噸,較上年度增加130萬噸,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宏觀形勢也對國內稻米價格形成有力支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