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創新轉變出口貿易增長方式
    2010-01-20    作者:汪貴順    來源:經濟參考報

    中國南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産品成功打入歐洲、中東等地軌道交通市場,其中2012年4月前將向土耳其伊茲密爾市交付的城市輕軌列車是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城市輕軌列車整車首次登陸歐洲市場。新華社記者 李尕/攝

    近年來,黨和政府反復強調:要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大力提高原始創新能力、集成創新能力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要堅持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發展科學技術的戰略基點,作為推進産業結構調整、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和提高國家競爭力的中心環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出口貿易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一直處於高水平,其中2001-2008年的平均值為37.2%。因此,轉變出口貿易增長方式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一個重要方面。自主創新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也是轉變出口貿易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
  長期以來,國外形形色色的貿易壁壘令我國出口企業應接不暇,損失嚴重;我國的出口總量、出口總額增長很快,但是絕大多數出口行業的利潤十分微薄。信息産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性、戰略性産業,而我國信息産業的利潤率只有2-3%。紡織品服裝業是我國的傳統優勢産業,而每件出口襯衣的平均利潤約0.3美元。由此推算,出口8億件襯衣的利潤還不足以換回1架“空中客車”A380。造成這兩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國的出口貿易增長方式落後;進一步追溯,是産業結構調整、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滯後。迄今為止,我國實現出口貿易增長的主要途徑,依然是增加資金、資源和能源、廉價勞動力等要素的投入,在引進技術的基礎上擴大生産規模,進而增加貼牌産品、無牌産品的出口量。數量型出口增長模式給我國造成了多重不利後果。
  在數量型出口增長模式下,大多數出口産品屬於缺乏非價格競爭力的同質産品,低價競銷是其開拓國際市場的主要手段。出口産品在整個國際市場上、在特定目標市場上都面臨着日益狹小的擴張空間,因此易於引發貿易摩擦。我國的大量出口産品佔有高比例的國際市場份額,但均面臨着持續惡化的貿易條件。在國內外同行業企業的激烈競爭下,為了擴大出口量,我國企業被迫壓低出口産品的價格。一旦進口國政府裁定來自我國的産品存在傾銷行為,或接受了政府、公共機構提供的違反WTO規則的補貼,或對進口國國內的相同産品、直接競爭性産品産生了嚴重損害、嚴重威脅,就會採取反傾銷措施、反補貼措施或保障措施。一些國家經常濫用貿易救濟措施,使之成為打擊價格競爭力強的進口産品的有效手段,結果在很多情況下我國的出口産品無端受害。另外,此類低價産品的技術含量大都處於中低檔次,因此它們易於遭遇進口國技術性貿易壁壘的阻擊。
  在數量型出口增長模式下,絕大多數出口企業習慣於使用引進技術從事貼牌生産,缺乏創造自主知識産權的動力。久而久之,其研發能力的技術基礎日益削弱。它們陷入了嚴重依賴國外知識産權的困境,受制於不公平的國際利益分配格局。我國企業在使用國外的知識産權時,如果未繳納知識産權使用費,那麼其出口産品將遭遇國外知識産權壁壘的打擊;如果繳納了昂貴的知識産權使用費,那麼其産品的價格競爭力將遭到嚴重削弱。儘管我國近200種産品的産量居世界第一位,但在民族企業中,僅萬分之三擁有自主知識産權核心技術,99%沒有申請專利,60%沒有註冊商標。近年來,我國的對外技術依存度波動於50%-60%。國外專利持有人從“中國製造”上獲得了豐厚的利潤,其獲利情況是:我國手機售價的20%,計算機、DVD機售價的30%,數控機床售價的20%-40%。貼牌産品的出口額佔比超過90%,但貼牌生産只能獲得不足産品全部利潤的10%。
  綜上所述,數量型出口增長模式雖然在改革開放初期對我國出口貿易的發展作出過重大貢獻,但是到我國出口額躍居世界前列的時候,其弊端充分暴露,其可持續性日益降低。因此,轉變出口貿易增長方式已經成為刻不容緩的任務。在知識經濟時代,産品的附加值日益向研發環節、營銷環節積聚,日益取決於其自主知識産權含量。對産業價值鏈的研究表明,世界工業品利潤的80%被專利和商標佔有。據聯合國發展計劃署統計,名牌在全球品牌中所佔比例不足3%,但名牌産品的市場佔有率高達40%、銷售額佔比超過50%,在個別行業中銷售額佔比甚至超過90%。根據出口貿易可持續發展的規律,並結合我國經濟增長方式轉型的目標考慮,我國政府應當將自主創新作為轉變出口貿易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引導出口企業摒棄低價競銷、數量擴張的舊思路,切實轉入科技興貿、品牌興貿的新軌道。
  在自主創新的推動下,産品的生産條件從全部技術不具有自主知識産權、僅非核心技術或小部分技術具有自主知識産權,向核心技術或大部分技術乃至全部技術具有自主知識産權轉變;産品的生産模式從為國外企業貼牌向打造自主品牌轉變;産品的貿易類型從加工貿易向一般貿易轉變。這些轉變都有利於增加産品的自主知識産權技術附加值、自主品牌附加值,提高産品的技術含量,從而增強産品的價格競爭力、非價格競爭力。如此,我國出口産品遭受各種貿易壁壘限制的可能性就會大幅度降低。特別是對於佔國際貿易壁壘七八成的技術性貿易壁壘(TBT),自主創新也具有較強的破解作用:先進的技術有利於跨越與産品技術水平存在直接&&的TBT,出口量的相對緩慢增長可以削弱進口國設置或強化TBT的意向。總之,出口企業獲得更多自主知識産權技術(特別是核心技術),不斷提高自主品牌的知名度,就相當於掌握了破解國際貿易壁壘的銳利武器,控制了提高出口效益的杠桿支點。
  在開展自主創新的過程中,企業必須充分發揮主體作用,同時政府、獨立科研機構(與企業沒有隸屬關係的大學、科研院所)、行業協會、科技中介機構、國民應當提供大力支持。唯其如此,企業的自主創新活動才能獲得良好的社會氛圍、強大的政策支撐、有力的技術支持、暢通的産業化渠道、巨大的市場化培育基地,企業才能盡快取得豐碩的自主創新成果並順利實現産業化。
  我們相信,只要全社會通力合作,就一定能夠依靠自主創新加快出口貿易增長方式的轉變,使自主知識産權技術、自主品牌成為出口效益的增長點,推動我國從貿易大國、製造大國向貿易強國、創造大國挺進。而出口貿易增長方式的良性轉變,必將緩解國際金融危機給我國造成的不利影響,促進國內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早日實現。 (作者單位: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相關稿件
引導新需求拉動內需我們必須自主創新 2010-01-08
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將開展政府採購等六大試點 2010-01-08
江蘇自主創新産品入圍政府採購比例提高 2010-01-08
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創新可獲産業化融資支持 2009-12-30
安徽合蕪蚌自主創新試驗區激發創新聚變效應 2009-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