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高新區:科技創新是應對金融危機的最好武器
    2009-12-08    本報記者 陳剛    來源:經濟參考網

  蘇州國家高新區于1992年11月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從2002這個區全面開啟“二次創業”、實現“兩個率先”工作以來的7年多,全區經濟總體上保持25%左右的速度增長。蘇州高新區以佔蘇州2.6%的土地和4%的人口,創造了蘇州1/10的經濟總量和1/5的進出口,單位土地上的投入産出和綜合競爭實力等,在全國高新區中始終名列前茅。
  今年1—9月份,蘇州高新區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比去年同期增長1%;完成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同比增長5.35%;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産投入增長15%;外貿進出口從4月份起連續實現環比增長,降幅不斷收窄;新增註冊外資同比增長1.8%;新增註冊內資同比增長35.6%,提前完成全年目標。

    科技創新成應對金融危機的最好武器

  沒有機器運轉的轟鳴聲,沒有工人扎堆忙碌的身影,在蘇州高新區蘇州科技城內的江蘇蘇州紐威數控裝備公司3萬平方米的恒溫綜合性生産車間裏,100來位工人正從容地操控著各自的工作母機。在高精度鏜銑加工中心,伴隨著已準確定位的鑽頭的高速旋轉,一件件套筒主軸逐漸成形……
  “這間恒溫無塵車間採用了地熱能調節溫度,加上高精度的工作母機,機床關鍵産品部件的精度都可以控制在3.5微米以內,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公司副總經理郭國新説,紐威數控機床的全部産品都是自主研發的。
    這家2007年才開始試製生産的公司,去年産值就超過了5000萬元,今年能達到1.5億元以上,明年目標是再翻一番,最終將達到50億元。              
  國際金融危機使各地一般加工製造業受到強烈衝擊,生産一度嚴重下滑。在全國經濟仍處於企穩回升階段,這家企業憑藉技術創新異軍突起、逆勢增長,展示出廣闊的發展空間。
  實際上,在金融危機的衝擊下,蘇州高新區內一大批企業仍保持了較好的發展後勁。蘇州高新區管委會主任王躍山説,這歸根到底得益於科技創新,企業握有自主知識産權,擁有核心競爭力,就贏得了發展的主動權。
  2009年4月初,蘇州高新區被科技部正式批准建設國家創新型科技園區,成為全國首批、江蘇省首家啟動建設創新型科技園區的國家級高新區。
    據介紹,在此之前的幾年,蘇州高新區決策層就意識到,以科技創新為主要發展手段和發展特徵的新經濟時代正在到來,必須謀求區域轉型升級。6年前,蘇州高新區開始啟動建設的蘇州科技城,是全國首家由部、省、市共建的大型創新研發基地,它把培育跨國公司研發中心和自主知識産權創新“雙輪驅動”的區域技術創新群體作為目標,引進的項目都是高新技術和環保型,目前已有100多家高新科技企業在這裡集聚。
  經過17年發展,蘇州高新區已成為高新技術産業高度聚集區。區內90%以上産品與全球先進技術保持著同步水平,6家企業的8種産品市場份額佔據世界第一,成為國內著名的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環保技術和汽車零部件産業基地。全區高新技術産品産值佔工業總産值的比重達68%,主要發展指標一直位居全國54家國家級高新區前列。

    人才和機制雙重創新 把握國際市場先機

  創新的意義在於把握國際市場的先機,而做到創新首先是擁有各行各業的領軍人才,而從引進人才到促進創新,一系列的機制保障也成為題中應有之意。
  自2007年蘇州高新區實施在全球範圍內引進創新創業領軍人才計劃以來,已投入各類資金2.3億元,列入各類領軍人才計劃的有61名,領軍人才項目累計申請海內外專利170項,示範效應正逐步顯現。2009年的“創新創業領軍人才創業工程”申報項目達到151項,同比增長55.7%,其中海外申報項目佔到43%,申報項目來源之多、領域分佈之廣、人才層次之高,均為歷年之最。
  科技創新創業領軍人才計劃重點支持集成電路與軟體、光電子、納米技術、生物醫藥等自主創新的關鍵領域。
    目前,蘇州高新區與清華、南大、中科院等50多所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協作關係,有40家高新技術企業是與大院大所合作建立的,區內80%以上的“863”計劃項目都是企業與院校合作的成果,全區擁有包括國家“863計劃”項目、“火炬計劃”項目在內的高科技研發和産業化項目600多項,擁有經認定的省高新技術企業360家、産品534項,各類授權專利3243件。
    在廣納人才之外,蘇州高新區還輔助&&了“加快創意産業發展”、“鼓勵軟體與集成電路設計産業發展”等一系列促進科技創新的政策、意見和辦法。設立總額為3億元的科技發展基金和産業引導基金,成立10億元風險投資基金和兩億元創業擔保公司,以支持領軍人才項目和高新技術項目的轉化和産業化。
    同時,科技創新載體在高新區日益完善。新藥創制中心集聚了生物醫藥研發企業69家,有20個項目獲國家創新基金資助,成為國家級新藥研發&&;首家國家級環保高新技術産業園,建立了水體修復、有機毒物轉化中試&&,成為集科研、環保産品展示和展銷、技術交易和信息交流於一體的智能型環保科技中心。蘇州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留學人員創業園等,是蘇南地區經驗最豐富的企業孵化器。
  依託獨特的區域扶持政策、完善的投融資體系和科技創新載體,蘇州高新區領軍人才企業得到了快速發展。
  瞿曉鏵創立的阿特斯陽光電力科技公司,成立5個月即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這是國內第一家太陽能光伏企業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公司新近開發的低成本新型硅太陽能光伏電池開始産業化,預計到2010年底將累計實現銷售收入15億元。
  至2008年末,蘇州高新區匯聚博士、碩士和享受政府津貼專家等高層次人才5700多名,留學創業人員790多名,各類專業機構研發人員超過1萬人。
  在蘇州高新區的蘇州科技城,耗資三億元打造“IT實訓基地”,這是國家教育部、科技部聯手打造的全國第一家實訓基地。基地建成後,將與國內外高校和公司合作,為進駐科技城的企業從業人員提供專業培訓。目前,科技城的IT培訓業已形成規模,微軟、IBM、NIIT和江蘇首家民營高博軟體學院組成國內領先、江蘇最大的實訓基地。蘇州科技城已初步建成軟體外包、業務流程外包、知識外包三大産業基地和外包人才、知識産權保護、技術支撐三大服務&&。僅在人才培訓支持上,科技城已拿出了一個億給培訓企業。

    謀劃“二次創業” 建設區域創新樞紐

   橫河電表是第一家落戶蘇州高新區的日資企業,17年來,公司年銷售額翻了100多倍。它由小到大的成長歷程,正是蘇州高新區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一個縮影。如今,蘇州高新區已成為國內日資企業數量最多、投資總額最大的單個開發區,截至目前已有386家日企在此落戶。
    借助外資,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是高新區創業初期的必由之路;建設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創新型科技園區,則是蘇州高新區“二次創業”鎖定的科學發展目標。
    “二次創業”首先抓科技型招商:日本住友電工株式會社將日本的3條生産線轉移到蘇州高新區工廠,並且到2010年將光轉換器事業80%的産品放在蘇州高新區工廠生産;世界主機板銷量第一的名碩電腦公司今年將增資2億美元;以生産液晶平板電視機為主的樂軒科技有限公司也將增資1.1億美元,其自有品牌VIZNO在北美的市場佔有率今年有望增加到30%。
    同時,蘇州高新區還實施“科技企業成長路線圖計劃”。國家創新型科技園區建設期間,區財政科技引導性投入累計達50億元以上。籌建僅半年的中科院蘇州醫工所,6項科技成果填補我國醫療儀器市場的空白,其性能、穩定性已達到甚至超過國外同類産品水平。
    構建區域創新樞紐。到2015年,區域研發總投入佔銷售收入的比例達5%以上,風險投資總額達80億元,累計引進國內外研發機構140家,經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數佔區內企業總數比例高於50%。
    構築規模經濟優勢。在電子信息、精密機械等領域形成1至2個世界領先的創新型産業集群,在汽車電子與零部件、生物醫藥、新材料等領域形成若干個在全國具有規模經濟優勢和技術領先優勢的産業集群。
    建成高端知識型社區。到2015年,全區每萬名就業人口理工類本科以上學歷人數不低於2500名,每萬名從業人員擁有的年新增授權發明專利不低於20件,上市企業達50家以上,區域凈利潤佔營業總收入比例超過8%。 

    打造區域現代産業體系 蘇州高新區規劃“2+3”産業

    為進一步加快推進産業結構調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2009年中,高新區&&了“2+3”産業振興發展規劃,確定電子信息、裝備製造2個主導産業調整振興,新能源、生物醫藥、服務外包3個新興産業提升發展,規劃期為2009—2013年。
    經過多年的發展,高新區已形成電子信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産業,成為全國重要的電子基礎材料、電腦及外設的生産和加工基地。以2009年5月數據為例,在區域主要産業工業産值比例中,電子信息産品製造業362.3億元,佔比52.2%;裝備製造行業206.7億元,佔比29.77%;而新能源行業、醫藥製造業和服務外包雖然佔比不大,但也已顯示出良好的發展勢頭和深厚的發展基礎。
    在“二次創業”新階段,蘇州高新區將努力打造一個信息化與工業化有機融合,先進製造業與現代服務業互動並進,結構布局合理、自主創新能力強、技術含量和附加值高、能源資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經濟效益好的現代産業體系。在對産業現狀進行科學分析的基礎上,規劃明確了“2+3”各個産業的發展目標和重點領域。鞏固一個産業龍頭即電子信息産業,年均增長12%左右,繼續保持高新區第一支柱産業地位。重點發展平板顯示産業集群、計算機及網絡設備産業集群、新型電子元器件産業集群、通信設備産業集群四大産業集群;構建一個産業基地即裝備製造産業基地,重點發展汽車和零部件、通用設備製造(機床)、專用設備製造(閥門、試驗儀器)三大産業部類,裝備製造産業年均增長18%左右,保持優勢行業的規模和水平,繼續位居全國前列;培植三個新增長極即培植新能源、生物醫藥、服務外包三個新增長極,新能源産業年均增長80%左右,生物醫藥産業年均增長25%左右,服務外包接包合同額、離岸執行金額年均增長分別為80%和50%左右。
    為確保規劃的有效實施,蘇州高新區將成立産業振興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相關産業工作小組將為企業提供貼身服務,並制定針對産業發展鏈核和補鏈項目的定向招商方案,積極探索運用優惠政策和參股合作等方式引進重點産業旗艦項目。高新區還將積極探索設立産業投資基金,投資區域內具有創新能力的高科技製造業項目、服務外包業務以及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高新技術項目,支持産業優化升級、科技成果轉化和高新技術産業發展。充分發揮創業投資對科技成果産業化的助推功能,引導創投資金投向“2+3”産業。此外,高新區還將做好重大産業項目建設用地服務保障工作,加大人才隊伍建設,加大科技對産業的支撐作用,確保“2+3”産業發展目標的實現。

  相關稿件
用能源科技創新推動低碳經濟發展 2009-09-23
專家:用科技創新引領中國低碳發展之路 2009-09-22
科技創新體系穩步推進 2009-08-26
重慶政府採購科技創新産品免費派送中小企業 2009-07-29
依靠科技創新推動新興産業發展 2009-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