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動漫産業迅速崛起的背後
    2009-12-08    作者:本報記者 陳剛 蔡玉高    來源:經濟參考網

  南京動漫産業在完善産業鏈、探索新模式、打造本土品牌等方面,正走出一條迅速崛起的道路。
  記者日前從南京市動漫協會了解到,截止今年10月底,南京市動漫協會共有68家會員,生産原創動畫片(電影))22部,共計15253分鐘,位居全國十大城市第6位,而3年前,這個市只有23家動漫企業,原創動畫片産量不足1000分鐘。

  南京動漫産業迅速崛起

  有着大量南京元素的原創3D動漫《南南貓和京京鼠》近日已正式在央視和南京少兒頻道播出;南京飛麒影視和意大利國家電台合拍的動漫大片《馬可波羅曆險記》也將於今年底完成第一部的製作。此外,《海寶來了》、《滄海桑田》等動畫影視劇不久也將與觀眾見面。
  隨着“雪豆”“星貓”“南南貓”“京京鼠”《馬可波羅》《太陽使者》《滄海桑田》等一批動漫形象和動漫作品面市。南京動漫産業在探索新模式、完善産業鏈、打造本土品牌等方面,正走出一條自己的道路。
  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2006年南京的動漫企業只有23家,從業人員不到1000人,國産原創動畫片産量不足1000分鐘,在全國同類城市中名不見經傳;到2009年10月,動漫企業發展至68家,從業人員發展到4000多人,企業生産原創動畫片(電影)22部,共計15253分鐘,位居全國十大城市第6位。
  南京市動漫協會常務副會長陳民澤介紹説,近幾年,南京動漫行業得到江蘇省和南京市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各種政策扶持到位及時,為産業的迅猛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就目前來看,南京動漫産業呈現多元化發展趨勢,原創、本土、中外合作、體驗等多層次均獲得了快速發展。

  完善産業鏈:從衍生品到體驗館

  根據國際動漫産業發展的一般規律,其利潤的70%來自於衍生産品。衍生産品不僅可以為動漫企業帶來豐厚利潤,還可以帶動就業,促進相關産業更好更快發展。在南京,從動畫片、衍生品到體驗館、專賣店……正在全方位打造動漫明星的道路上開闢新篇章。
    從2005年開始,聰明勇敢的“星貓”受到孩子們的歡迎,除了《快樂星貓》系列動畫片外,“星貓大本營”——明日科技(中國)有限公司和南京合谷科技有限公司聯手打造的“STAR Q”動漫體驗館更是吸引了眾多孩子。此外,“星貓”的衍生産品已達千余種,光是星貓造型的首個原創可拆分變形機器人玩具已在全國賣出了400多萬元。
  事實上,正是從2005年開始,動漫衍生産品在南京真正形成一定規模,相繼出現了一些私人開設的動漫周邊用品店,主要經營動漫人物模型、道具模型、玩偶、cosplay的服裝。
  由於南京具有良好的輕工業基礎,隨着動漫業的興起,開始帶動輕工業和旅游業的發展,衍生産品已涉足服裝、文具、玩具、電器等領域,為南京勞動力就業和經濟增長帶來了一定的效益。
  業內專家&&,只有全面把握動漫産業各個環節的內在&&,構建産業自我良性發展的內生機制,才能真正適應消費者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以及旺盛的市場需求,增強競爭力。這也正是南京多家動漫企業努力的方向。

  探索“中外合拍”等新模式

  因為前期投入成本很大,而很多公司在衍生品領域尚未獲得足夠的收益。如何拓寬融資途徑是動漫企業面臨的重大問題,南京一些動漫企業開始尋求其他出路。
  記者了解到,“中外合拍”的新模式開創了動漫企業融資的新渠道。南京藍海豚動畫製作公司是較早嘗試“中外合拍”模式的動漫企業,他們與意大利國家電台合作的《馬可波羅曆險記》已經完成前期的設計與製作,這也是我國第一部內資動漫企業與國外動畫公司合資合作的動畫片。
  這樣的合拍節目可以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記者了解到,為了保護國産動畫片,國家禁止電視台晚上9點之前的黃金時間播放外國動畫片。通過“中外合拍”模式,除了緩解了資金壓力,也能學到很多國外的先進理念,使國內動畫走出了國門。
  相關人士介紹,土耳其和阿拉伯電視有線網,為了讓製作公司在動畫片中加入他們國家的元素,還專門買下了播出權。雖然還沒播出,但該片的食品衍生産品已被國際著名的意大利費列羅國際食品有限公司購買,費列羅的聖誕禮物系列將全部使用馬可波羅形象。據評估,該片全球首映時的利潤累計將達到1.2億元人民幣。
  南京聯青網數碼科技公司負責人介紹,聯青網公司和南京財經大學等單位聯合成立“豆莢城堡工作室”,由大學生直接參與“雪豆”的創意設計。“豆莢城堡工作室”也由此作為高校大學生實踐創新實驗平台項目,得到江蘇省手機動漫文化創意基金的支持。

  充分挖掘本土文化“寶藏”

  今年的中國南京文化産業交易會上,一部以南京為背景的原創3D數字動畫片《南南貓和京京鼠》成為焦點,南南貓、京京鼠、小麒麟,這些充滿南京特色的名字首次出現在一部動畫片中。裏面不少場景也是根據南京的著名景點用三維數字動畫技術製作而成。
  多位南京動漫業內人士&&,南京深厚的文化底蘊是動漫取之不竭的寶藏。實際上,除了像《馬可波羅》這樣國際級製作水平的作品,南京動漫人還製作了兩部動畫電影,巔峰時刻動漫公司製作的《太陽使者》已在東方院線上映,而江蘇龍文振圖動畫製作公司的《滄海桑田》也已排入了明年寒假的檔期。
  業內人士認為, 南京動漫産業崛起的核心因素,就在於憑藉深厚文化底蘊,快速提升原創能力,實現轉型升級,打響了“南京牌”。
  據悉,南京市對動漫産業的扶持力度逐年增大,從2007年至2009年,市級文化産業發展資金對動漫園區和動漫企業共兌現發放扶持和獎勵資金1500萬元,爭取省文化産業引導資金對動漫企業資助200多萬元,減免動漫企業稅收等150多萬元,今後這一扶持力度還會進一步增加。

  幾大方面需突圍

  陳民澤説,在眾多利好消息面前,目前南京動畫電影在創意和發行營銷方面做得還不夠,製作水平很高,但在上游創意形成階段和下游産品營銷方面,缺乏人才,比起《功夫熊貓》、《阿童木》等影片,我們在創作理念、故事情節、形象設計等方面差距較大。目前南京的動漫片質量良莠不齊,正是因為部分企業只顧追求數量、不重視質量。今後,南京對於動畫片的考量將主要以産品質量為主。
  “國內許多動漫企業之所以不賺錢,關鍵在於沒有突破産業化難題。”一位業內人士&&,産業化是必由之路。該人士建議建議,南京應學習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引導動漫企業了解市場、研究市場,通過科學合理的市場運作,大力開發衍生産品,延伸産業鏈條,産生源源不斷的財富。
  專家建議,除做好傳統的圖書、電影、電視、舞&劇、音像製品,以及與動漫形象有關的服飾、玩具、電子游戲等衍生産品外,還要大力鼓勵和扶持企業拓展和開發新的衍生産品,擴大動漫産業的盈利空間和市場,以市場化促進動漫産業發展的良性循環,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南京的動漫企業還存在的“一多兩少”現象,即製作人才多,創意、營銷人才少的問題。儘管南京有十幾家大專院校開設了動漫專業,但由於教學與實踐脫節,人才供應完全不能滿足市場要求。而且,南京130個專職教師中,有很多老師原本並不懂動漫,而是由美術老師轉行而來的,從師資本身來講就比較薄弱。業內專家&&,在意大利等國家,動漫專業的教師都有動漫工作經驗,還要經常到企業去進修,以便將最先進的技術傳授給學生。因此,校企合作辦學成為解決人才瓶頸的新嘗試。  
  記者同時了解到,國內外的經驗和動漫生産的內在規律表明:動漫産業發展需要“扎堆效應”。而動漫産業園區具有聚集效應和規模經濟優勢,是發展動漫産業的主陣地。而目前,南京已經存在“動漫産業園”過多的情況,68家企業平均到各個産業園,每處只有幾家動漫企業,何談“扎堆”?

  相關稿件
杭州動漫産業跨越式飛速發展 2009-12-02
動漫産業:傳統中汲營養 2009-11-23
中國動漫超歐美日是神話? 2009-11-20
濟南動漫産業今年前10月實現産值10.3億元 2009-11-19
中國動漫藝術大展亮相北京中國美術館 2009-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