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資料照片) |
●在未來鋼企兼併重組後的産能問題上,將實施“有上有下”的方式,即新上項目將結合老舊、落後項目的消失
●到2015年,全國將形成1至2個規模達億噸級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特大型鋼鐵集團,形成若干個5000萬噸以上具有較強競爭力的集團
●中國鋼鐵産業正在由中西部地區轉向沿江、沿海地區,由資源條件較差和環境容納能力較差的地區轉向東部沿海地帶
由工信部牽頭對《鋼鐵産業發展政策》進行調整和修訂的工作已近收尾。日前有權威人士向《經濟參考報》記者透露,目前該修改草案正在徵求部門和企業意見進行討論和修改,或將在今年年底前公布。新政或將改變過去單純以設備規模為淘汰標準的“一刀切”模式,而將標準覆蓋到整個生産線上,綜合考慮裝備水平、能耗、環保等指標對企業進行考核。同時,國家將更加鼓勵鋼鐵企業兼併重組,對跨區域整合將給予優惠的稅收、貸款等鼓勵政策。 可以看出,和以往的“一刀切”相比,新的政策將更加具備可操作性。政策調整的同時也為産業兼併重組提供了新的機會,寶鋼、鞍鋼、首鋼、山東鋼鐵集團和河北鋼鐵集團的整合將成為後期關注的焦點,以大型集團化為主的鋼鐵格局正逐步走向清晰。
聚焦 1 淘汰落後産能的“老辦法”將有所改變
據了解,目前實施的《鋼鐵産業發展政策》是2005年制定的,由於鋼鐵行業現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舊政策已不再適應當前發展,目前正在修訂中的新政策中包括中國鋼鐵産業定位、調整産業集中度、産業布局調整方向等10項主要內容,與舊政策相比,新增了循環經濟和外貿政策兩個篇章。 上述權威人士告訴記者,目前新政策還在討論和修改當中,在産業准入方面,以往通過提高高爐標準來淘汰落後産能的“老辦法”將有所改變。“我們將對煉鋼整個生産環節逐一制定標準,從生産工藝和環保等方面都要進行規定和限制。”上述人士&&。這樣一方面可以確保減低對環境的污染;另一方面,比單建高爐更高的購置成本也將制約企業盲目擴建。 “單純以400立方米搞‘一刀切’是不符合我國實際的,隨着煉鐵技術的不斷進步,不少小高爐在相關冶煉指標上已不遜於大高爐。在某些産品上,其實也不需要那麼大規模的高爐。”一位鋼鐵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 實際上,以高爐為基礎的考核標準,加速了各地企業盲目擴建高爐,導致産能進一步擴大。因為大型高爐對入爐礦石要求較高,所以鋼廠對進口礦的依賴也加大,不利於鐵礦石談判。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對《經濟參考報》記者&&,根據《鋼鐵産業調整和振興規劃》,2011年底前我國將再淘汰400立方米及以下高爐、30噸及以下轉爐和電爐,相應淘汰落後煉鐵能力7200萬噸、煉鋼能力2500萬噸。在新的設備規模下,我國鋼鐵業對於國際鐵礦石的依賴程度將進一步增加,這對於每年本已十分艱難的鐵礦石談判來説,更是雪上加霜。
此外,在調整産業集中度方面,政府將更加鼓勵企業進行兼併重組,除了將構建大型鋼鐵集團外,同時也鼓勵民營企業之間的聯合重組。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人士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在未來鋼企兼併重組後的産能問題上,將實施“有上有下”的方式,即新上項目將結合老舊、落後項目的消失,從而淘汰落後産能,實施結構調整,達到從總量上控制産能的目的。 “從這個角度上看兼併重組是整合産能的最有效途徑,因此不僅可以促進大型企業對中小企業的兼併步伐,同時也將促進一些有實力的民營企業之間的聯合重組。”上述人士説。
“在産業布局方面,原本散亂的鋼鐵布局將逐步向沿海地區轉移。”上述人士説。與此同時,新政策將從稅收、貸款等多方面鼓勵企業進行跨區域兼併重組。
聚焦 2 鋼鐵業將孕育超大鋼鐵集團
上述人士告訴記者,我國鋼鐵業大規模的重組,後期還將集中在寶鋼、鞍鋼、武鋼、河北和山東鋼鐵集團,以及首鋼和江蘇沙鋼等七大鋼鐵集團,並孕育出規模更大的鋼鐵集團。 上述整合預期也加速了鋼鐵板塊整體上漲。據了解,鋼鐵股近期整體重心向上移動,市場資金積極運作,寶鋼股份持續走強,盤中升幅超4%,收盤時上漲3.64%,其餘個股也漲多跌少,華菱鋼鐵上漲3.70%,新鋼股份漲3.04%,太鋼不銹上漲3.02%,凌鋼股份上漲2.83%。 據統計,申萬黑色金屬指數11月25日全日大幅上漲5.49%,表現遠甚於大盤,且排於行業板塊漲幅之首。其中個股表現十分活躍,32隻鋼鐵股無一下跌,近半數漲幅超過4%。其中,太鋼不銹漲停,凌鋼股份、大冶特鋼、八一鋼鐵漲幅均在8%以上,此外大盤股寶鋼股份更是表現出了少有的強勁,全日大漲8.51%,而其餘幾隻鋼鐵大鱷如鞍鋼股份、武鋼股份也有近5%的漲幅。 中國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新創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此次工信部牽頭對産業政策進行修改為大鋼企提供新的産業整合機會。記者此前了解,《鋼鐵産業發展政策》修改中還提到,到2015年,全國將形成1至2個規模達億噸級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特大型鋼鐵集團,形成若干個5000萬噸以上具有較強競爭力的集團。 此外,新的政策還將促進民營企業間的聯合重組。我的鋼鐵網資訊總監徐向春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一方面民營企業因為規模較小導致採購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這類企業融資難度不斷增加,多數民營鋼鐵企業對於收購重組有着強烈的需求。 徐向春認為,新的准入條件將促使一些民營鋼企提升裝備水平,同時也將促使一些規模相當的民營企業之間進行聯合併借此做大做強。 “如果産業政策越來越嚴格,那麼聯合會讓我們規避直接關停的命運。”寶泰內部人士透露。據了解,近期河北唐山寶泰鋼鐵集團傳出欲出售其70%股權的消息,先後有津西鋼鐵、建龍鋼鐵、通用鋼鐵等多家民營鋼廠前去考察洽談。 “寶鋼係、鞍鋼係、武鋼係、河北係、山東係、首鋼係和江蘇沙鋼係七大巨頭的格局已經顯現。”中信證券鋼鐵行業分析員周希增&&。而在這七大巨頭的背後,隱隱成型的,正是中國未來鋼鐵産業的區域分佈態勢。 徐向春&&,從中國鋼鐵産業的區域分佈態勢來看,正在由中西部地區轉向沿江、沿海地區,從資源條件較差和環境容納能力較差的地區轉向東部沿海地帶。中國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新創則&&,鋼鐵産業的布局,應綜合考慮原材料地、消費市場等因素,在此基礎上進行科學的、符合發展要求的兼併重組。
聚焦 3 跨區整合需得到地方政府支持
鋼鐵行業日漸高漲的兼併重組浪潮中,地方政府無疑成為一道跨不過去的坎。中投顧問能源首席研究員姜謙分析稱:“在我國經濟發展的當下階段,鋼鐵産業不僅是全國性的支柱産業,對地方更是舉足輕重。受歷史、區位等多方面的因素限制,不少省份很難在限制本地鋼鐵産業發展的同時,培養可以替代鋼鐵産業支柱性地位的新産業。” 作為許多地方政府的稅收大戶和就業崗位的主要創造者,地方鋼企對當地政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出於保護自身利益的需要,地方政府支持地方鋼鐵企業做大的積極性要遠大於被跨地區兼併重組的積極性。 實際上,雖然中央明確要求鋼鐵産業提高集中度,但是我國鋼鐵的集中度卻不升反降。2005年,我國前10位鋼鐵企業的産量佔總産量的33.6%,2006年下降到了29%。相比而言,2004年,日本鋼鐵行業前三強的産量已經超過全行業57%的份額,韓國更是達到了88%的市場比例。 不容忽視的另一個難題是兼併重組後帶來的新舊産能疊加問題。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從中國過去鋼鐵行業兼併重組的歷史來看,基本上實行的是“增量置換”的兼併模式。也就是説鋼企的兼併重組,往往與新項目建設相伴,這樣一來,整合後的企業規模往往大於兩者相加的規模,客觀上推動了中國鋼鐵産能繼續擴張,增加了産業發展困境。“如何防止鋼企借兼併重組之機大力擴大産能,就成了一大難點。”上述人士&&。
徐向春&&,對於鋼鐵業跨區整合來説,在現階段地方政府的支持顯得尤為重要。政府要在稅收、審計、考核等多方面給予政策支持。此外,在整合方式上,對於國有鋼企,將主要通過資産劃撥的方式實現整合,在強調市場性的同時,也要從單純強調規模效應轉向強調效益和盈利。
而對於民營鋼企,更多的則是通過市場的手段實現兼併重組。“民營鋼鐵企業應該發揮各自的優勢進行産業和資本整合,將主要精力放在生産高附加值的産品上,並且有步驟地到海外設廠布點。”徐向春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