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三級跳,“浙江制造”力塑國際新形象
——浙江經濟新觀察之二
    2009-12-02    作者:本報記者 郭獻文 胡作華    來源:經濟參考報

    一位工人正在溫嶺市寶利特新能源公司車間裏工作。浙江部分傳統企業進軍新能源産業。寶利特等傳統制鞋企業轉産研發太陽能電池片和組件,企業年生産能力超過20兆瓦。新華社浙江分社供稿

    外需萎縮影響下,首當其衝的便是外貿出口;在沿海主要出口大省中,以一般貿易為主要貿易方式的浙江外貿遭遇的國外壁壘明顯超過周邊省份的加工貿易出口——這一輪國際金融危機中,浙江外貿的日子注定不會太好過。
  今年以來,相對于快速觸底回升的工業經濟而言,浙江外貿在危機中“快速下滑——降幅收窄——觸底回升”的過程顯然要緩慢得多。
  然而,盡管當前進出口“雙降”局面未見根本改觀,但浙江省出口産品結構和外貿增長方式已顯現出加速調整與轉變的新趨勢。記者採訪發現,越來越多的外貿企業由單純依賴出口訂單轉向立足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加速産品結構調整,打造自主品牌;一批有實力的出口企業開始率先嘗試從出口産品向“輸出”企業、再到“輸出”産業集群的戰略轉型。
  這種全新模式的“走出去”,不僅使得外貿企業突破了貿易壁壘,為自身趟出了金融危機中的“掘金路”,也通過與輸出國實現合作共贏的方式,為“浙江制造”乃至“中國制造”塑造了新的國際形象。

  ——外貿“雙降”中的出口企業“用工荒”

  國際金融危機中的出口企業出現“用工荒”,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但寧波、溫州等地的勞動力市場確實發生了這樣的事情。7月份以來,寧波市人力資源市場的招聘洽談會幾乎場場爆滿,到8月底,已舉行的16場洽談會,提供崗位24467個,平均每場1529個,比二季度平均增加了34%。
  “下半年出口訂單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0%,有點出乎意料,企業的員工儲備明顯不足。”溫州闊帥服飾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經理陳愛民發愁地説,公司新增的一條西服生産線缺少工人250多人,造成整條流水線無法開工,休閒服那邊也缺兩個班組,大概50個人的樣子。
  “在外貿總體形勢尚未回暖的情況下出現企業景氣度回升,説明我們的危機‘突圍戰’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浙江省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蘭建平樂觀地説。浙江省外貿總量大,2008年進出口總額達2111億美元,其中出口佔全國10%,其市場變動跡象向來為業內所關注。
  在投資、消費、出口三大項中,出口至今仍是浙江經濟不確定因素最多的一塊。從去年11月出現進、出口月度同比雙雙下降,連續9個月來浙江外貿仍沒有走出這一通道。今年7月,浙江實現進口54.9億美元、出口124.5億美元,同比分別下降8.2%和19.3%。
  杭州海關的分析人員表示,雖然進出口走勢仍處于下降通道,但是浙江外貿在下降中表現出特殊的“韌性”,即市場調適能力,是其他一些外貿大省不多見的。一個積極的變化是,從6月份起,浙江進、出口同比降幅均比上個月收窄,目前幾個主要外貿指標不僅好于全國平均水準,也好于長三角地區的江蘇和上海。
  以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義烏為例,盡管金融危機導致了全球消費緊縮,但是上半年義烏實現出口9.05億美元,同比增長6.72%,高于全國平均水準20多個百分點。“我們出口的産品結構以日常必需品為主。”義烏一家企業負責人説,這是“浙江制造”在特殊時期展示的全球競爭力。

  ——出口“三級跳”趟出來的“掘金路”

  “我為什麼沒有感覺到金融危機”——今年以來,浙江越美集團董事長徐志明屢屢被邀請到一些場合作這樣的經驗介紹。在紡織企業出口普遍大幅下滑的時候,越美集團1至5月份實現自營出口3700萬美元,同比增長45%。徐志明自信地説,下半年旺季來臨以後,越美出口增幅有望達50%以上。
  徐志明的經驗就是一個外貿企業出口“三級跳”,即從出口産品到輸出企業再到輸出産業集群。上世紀90年代,他依靠中間商出口産品,一年出口額不到300萬美元。2000年開始,他在尼日利亞辦起了貿易公司搞批發,站穩腳跟後,2004年、2006年又先後在尼日利亞和塞內加爾創辦2家加工企業。去年以來,他在尼日利亞國家級保稅區建立了一個境外紡織工業園區,目前有意向加入的紡織配套企業已達30多家。
  “輸出”企業帶來的好處可多了,如既能及時了解當地市場需求,又能繞開出口國的貿易壁壘,還能規避人民幣升值的風險。諸暨市外經貿局副局長樓闖説,國內紡織業在危機中表現脆弱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行銷方式問題,即依賴中間商出口等于是把市場和利潤都讓給了人家,一打襪子才賺幾分錢,危機一來生意就沒法做了。
  這兩年來,紹興一些外貿企業普遍經歷了從設立境外“窗口”到開設生産性企業,再到建立海外工業園區實現“産業集群”走出去的轉變,形成了行銷“窗口”、生産基地、園區開發聯動推進的新格局。截至今年7月份,這個市累計批準設立境外投資企業623家,投資區域涉及20多個國家和地區,總投資7.3億美元,其中生産性企業78家。
  “外貿發展方式的轉變,將推動紹興從外貿大市向外貿強市跨越。”紹興市委書記張金如説,去年下半年以來,雖然遭受金融危機重創,但全市出口佔全省的份額逆勢上揚,2008年成為了浙江首個進出口突破200億美元的地級市,今年前七個月,紹興已實現出口84.5億美元。
  今年1至7月,嘉興市已累計新批境外企業(機構)16家,投資總額6547萬美元,為年預期目標的131%。同樣,越來越多的“走出去”企業成為了帶動嘉興出口的新增長點,前七個月這個市境外企業帶動出口2.4億美元。

  ——“走出去”塑造國際新形象

  先行“走出去”的企業發現,如今到境外創建紡織園區,園區企業可以享受雙重的優惠政策,一方面是我國商務部的“紡織企業走出去專項資金”支援,一方面可以享受所在國自由貿易區政策的相關優惠,出口産品還可以享受所在國退稅獎勵。
  “積極地發展‘兩頭在外’已經成為浙江外貿的一種戰略。”浙江省商務廳廳長金永輝説,一頭是行銷在外面,在境外建立行銷機構,另一頭就是研發在外面,通過引進來、走出去,到海外開發新産品,不斷提高産品的檔次和技術含量。目前浙江省已創辦了8個境外工業園,其中4個是國家級的境外工業園,主要分布在俄羅斯、越南、墨西哥、尼日利亞等國家和地區。
  浙江省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蘭建平説,更重要的是,通過“走出去”創辦企業或産業集群,可以推動國內相關産業的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如將國內紡織、服裝、機電等行業的過剩産能轉移出去,既可以讓那些閒置設備産生效益,又可以緩解國外對于中國出口“低價”傾銷的指責,實現出口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並在我國貿易順差較大的情況下,進一步促進國際收支平衡。
  浙江外貿出口依存度達到52%,目前全省有各類出口企業3.5萬家,出口産品涉及20個大類共計5300多種商品。按照2008年的統計,浙江省紡織品、服裝出口額達到216億美元,約佔全國的1/4。“我們不可能全部靠出口轉內銷解決外貿行業出路問題。”蘭建平説,擴大外貿的最終出路還是在外貿轉型上。
  今年初,商務部制定的《境外投資管理辦法》表示將進一步改革境外投資管理體制,推進境外投資便利化,大力支援我國企業“走出去”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實踐證明,對外投資不但可以拉動出口,增強我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也能在我國貿易順差較大的情況下,進一步促進國際收支平衡。
  浙江越美集團在尼日利亞投資辦廠幾年來,迅速帶動了當地紡織産業鏈的發展。由于訂單太多應接不暇,越美集團將一部分訂單給尼日利亞的農戶加工,當地農戶已藉此發展了4000多臺織布機,一年可增收4000多萬元,同時帶動了當地的棉紗貿易商、花版制作商、印染企業和倉儲企業等各類企業發展。

  ——外貿企業在危機應對中不斷提升自我

  今年4月,溫州4家企業聯合在俄羅斯注冊成立了一家進出口公司,為溫州出口商品提供運輸、報關等服務。“這是規范的‘白色清關’。”溫州市鞋革行業協會秘書長謝榕芳説,以往一些溫州商人對俄出口中採取委託俄方公司包辦清關的服務,俗稱“灰色清關”,由于報關程式不規范,給俄方提供了查封中國商品的借口。
  7月16日,浙江新傑克縫紉機股份有限公司在德國成功收購世界三大自動裁床企業之一的Bullmer(奔馬)和Topcut(拓卡)兩家知名企業,新組建了Topcut-bullmer(拓卡奔馬)公司。傑克集團董事長阮福德説,收購這兩家企業的品牌、技術、人力資源,不僅可以加快自身高端自動化縫紉機的研發,還可借助其在相關領域的影響力,進一步帶動傑克工業縫紉機加速進入相關市場。
  浙江省商務廳廳長金永輝説,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浙江遭遇到的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和337調查等案件已達300多起,全國70%的案件都涉及到浙江。原因跟浙江的貿易結構有關係,浙江一般貿易佔全國的比重高,而貿易摩擦主要是一般貿易引起的。這幾年浙江“在戰爭中學會戰爭”,政府、企業、行業協會都非常主動,積極地開展應對,取得了不錯的成效。
  經濟界人士認為,由于西方一些國家産能過剩比較普遍,今後較長一段時期內,外需下行壓力猶存、貿易保護主義升溫都將是困擾我國外貿的兩大難題。作為外貿大省的浙江要保持出口強勢,除了加快“走出去”步伐外,還是要注意從改善出口産品結構和普遍品質上入手,包括加快創造自主品牌的時機,加快推進塊狀經濟轉型升級,提升産品競爭力。
  去年以來,國際金融危機對以出口外向型經濟為主體的臺州經濟影響巨大。臺州市為鼓勵企業保市場擴大出口,積極推動出口企業申請國際産品認證,取得國際市場的通行證,保持出口競爭優勢。目前當地摩托車企業已獲得歐盟E-MARK認證、美國DOT認證和EPA認證等證書300多份。
  大型絲綢服裝出口企業達利(中國)有限公司將擴大自主品牌建設作為應對危機的重要手段,今年上半年公司自主品牌在美國銷量上升5.31%,公司出口利潤率從去年同期的2%增加到了10.9%。“我們多年前就制定了出口利潤率10%的目標,沒想到居然是在國際金融危機期間實現的。”達利執行總裁費建明説,“可見危機並不可怕,企業出口提升的潛力是無窮的。”

  相關稿件
明年消費將穩定 外貿回升 2009-11-24
降幅收窄 前10月外貿實際出口降15.1% 2009-11-24
建行“內貿通”係列産品支援外貿企業轉型 2009-11-04
山東省今年前三季度外貿出口“有起色” 2009-11-03
拓外貿:中國“土貨”出風頭 2009-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