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一會三公司”模式推動農村發展
    2009-12-02    作者:記者 胡作華    來源:經濟參考報
    本報杭州電  浙江省新昌縣改革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投融資體制機制,探索建立政府扶持、各方參與、市場運作的“一會三公司”模式,以緩解農村發展資金需求與財政單一扶持不足的矛盾,並確立新農村建設的可持續發展機制。
    新昌縣是一個典型的工業發展速度高于農村的地區。2008年新昌縣規模以上企業總産值已達288億元,擁有5家上市公司,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達23007元,超過了全省平均水準。但由于山多地少、農業生産條件差,新昌縣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較為艱難,目前415個行政村村級集體經濟收入3萬元以下的村還有200個,家庭每人平均純收入不足4000元的農戶尚有1.8萬戶計3.52萬人,城鄉差距較大是一個頗為突出的問題。
    “低收入農戶在全縣40多萬人口中的佔比雖然不大,但是關係和諧新昌的構建,事關城鄉統籌發展戰略的推進。”新昌縣委書記何加順説,這兩年來,新昌縣圍繞提升農業、美化農村、富裕農民三大任務,在新農村建設體制機制上進行積極探索,逐步形成了“一會三公司”模式,以推動農村發展深層次問題的解決。該模式的內容包括:
    一是搭建農業企業抱團互助平臺,組建新昌縣農業龍頭企業發展促進會(簡稱農促會)。農促會以合作經濟組織為基礎、農業龍頭企業為骨幹,以資源互通、技術合作等為手段,通過強化會員政策支援、資訊交流、融資合作等方式,全力提升全縣農業産業化水準和公共服務能力。農促會在今年8月成立,擁有會員單位77個,其中農業龍頭企業49家,農民專業合作社21個。
    二是搭建建設融資平臺,組建新昌縣小康新農村建設公司(簡稱建設公司)。建設公司為國有獨資公司,參照城市投資發展公司模式運作,由縣政府協調構建融資平臺,向政策性金融機構進行項目貸款籌集新農村建設資金。新昌縣已規劃的全縣農村建設整治項目建設期為三年,需融資1.5億元,目前建設公司的第一筆融資資金5000萬元已經到位。
    三是搭建農民與銀行對接的平臺,組建新昌縣新農擔保有限公司(簡稱擔保公司)。擔保公司注冊資金5200萬元,由上述建設公司控股、農促會19家會員企業參股,負責為全縣農副産品加工企業、村經濟合作社、種養大戶以及低收入農戶提供融資擔保。從9月初正式運作至今,其擔保貸款總額已突破2000萬元。
    四是搭建異地扶貧平臺,組建新昌縣小康物業有限公司(簡稱物業公司)。物業公司由44個經濟薄弱村在自願基礎上共同出資組建,首期注冊資金為每村2萬元、共88萬元。公司首期規劃在新昌工業園區大市聚鎮曹家村地段建設佔地50畝的標準廠房,項目已于今年8月動工,明年6月全面建成,屆時由園區統一招租,預計可為每個村帶來3萬元至5萬元的租金分紅收入。
    何加順説,物業公司現有4名員工全是機關工作人員兼職,工資全部在原單位領取,公司實行“零招待”、運作“零成本”。“一會三公司”全部實行政府管理服務,不與民爭利,不增加農民和村集體成本,目標是建立健全政策性、商業性、合作性相結合的新農村建設資金籌措機制,不斷提高服務“三農”的水準。
  相關稿件
三大瓶頸制約農村低保制度實施 2009-12-02
山西省農村固定資産投資快速增長 2009-12-01
山東莒南:“大村莊制”改革讓農村大變樣 2009-11-25
莒南:“一網兩平臺”架通新農村建設高速路 2009-11-25
專家建議:農村應限制化肥使用量緩解水污染 2009-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