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方面,歐美有毒資産未完全核銷,金融機構的放貸意願不強,拖累了私人投資的積極性,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政府投資的有效刺激作用。另一方面,全球範圍內尚沒有出現能夠接替美國消費者的群體,全球需求將受到影響。”
2009年全球經濟經歷了一個由深度衰退到艱難復蘇的轉變,未來全球經濟仍將疲軟,3-5年內不存在強勁持續復蘇的可能。中國須對此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對全球經濟可能的長期疲軟做好準備。 陳衛東説,今年三季度以來,美國、歐洲、日本等主要經濟體基本上都實現了GDP環比正增長,全球資本市場也開始趨向活躍,但從主要經濟指標來看,到2009年9月為止,全球工業産出僅為2008年高峰的92%,全球貿易值僅為2008年高峰的82%,全球股票市值僅為金融危機前最高點的71%,都顯示全球經濟仍處於低谷。而且未來將有三種因素拖累全球經濟的復蘇。 一方面,歐美有毒資産未完全核銷,金融機構的放貸意願不強,拖累了私人投資的積極性,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政府投資的有效刺激作用。另一方面,美國消費者改變消費方式,增加了儲蓄比例,而全球範圍內尚沒有出現能夠接替美國消費者的群體,全球需求將受到影響。另外,企業的大量破産降低了全球資本存量與産出水平,而居高不下的失業率,也拖累了全球經濟的復蘇前景。 陳衛東預計,2010年前期全球經濟有望維持目前的復蘇態勢,但從全年的情況來看,將呈現緩慢前行的狀態。美日歐的內需仍將疲軟。受全球金融危機的衝擊,主要發達國家居民的房地産和股票資産大幅縮水,在未來的一年內,居民的資産負債表將處於修復之中,需求不會有很大提升。全球主要經濟體將面臨刺激經濟和抑制泡沫的兩難境地,過早的退出可能會斷送前期經濟刺激的成果,但若繼續執行而未及時收手的話,將加劇資産泡沫,引發通脹。産能利用水平仍處於歷史低位,就業形勢不容樂觀。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全球貿易難以走出低谷。據經合組織預計,全球貿易至少要到2011年才能恢復到危機之前的水平。 “全球經濟並不存在強勁持續復蘇的可能,中國需對長期疲軟做好準備。”陳衛東&&。一方面,實體經濟的發展,根本上還是要依賴於技術創新。在未來的3-5年內,全球範圍內缺乏技術創新帶來的經濟新增長點,新能源、新材料僅是對現有能源材料的替代,而低碳經濟更為注重長遠的可持續的發展,而非近期的高速增長;從成本和産業規模來看,新能源、新材料的成本仍遠高於現有的能源材料,其産業規模也遠遠不足以支撐起全球經濟的強勁增長。 另一方面,在此次危機之後,各國經濟將要經歷艱難而緩慢的調整。強力的經濟刺激未能從根本上改變各經濟體經濟結構中的深刻矛盾,而又引發了新的泡沫的風險。 陳衛東談到了2010年中國經濟面臨的壓力。他&&,在未來的一年中,受利率匯率變動的影響,中國企業的經營風險將加大,貿易保護主義將對中國的出口造成極大的壓力。從全球範圍來看,各國宏觀經濟政策的相互影響將加大,這也將考驗未來我國宏觀經濟政策的制定。“在2010年的經濟政策當中,應當高度關注外匯流動,重視從數量上調控市場整體的流動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