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産業入圍 誰將成為新興産業的領軍者?
    2009-11-26    作者:本報記者 陳偉 實習記者 侯雲龍 施智梁    來源:經濟參考報

  據了解,戰略性新興産業將包括新能源、節能環保、電動汽車、新材料、新醫藥、生物育種和信息産業七大産業。這些産業中誰將成為新興産業的領軍者呢?多位接受採訪的專家學者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新能源的發展空間和市場潛力尤其巨大,而物聯網作為“十一五”規劃未列名的黑馬産業也備受矚目。
  中國社科院榮譽學部委員、研究員何振一對微電子等新型材料、生物醫藥、空間海洋開發等領域&&了很大的關注,他認為這些領域都代表了未來的發展趨勢但又是中國現階段沒有發展好的産業,“其中,海洋的戰略地位愈來愈重要,我國的海洋資源又很豐富,值得大力發展投入。”
  被熱炒了很長一陣的新能源産業並不擔心市場需求,其本身的産業鏈又很長,足以帶動相當産業的興起。國務院參事、科技部原秘書長石定寰非常期待新能源在新興産業發展規劃裏有一個比較高的目標。
  石定寰説:“現在國內外的大趨勢就是,歐洲國家提出2020年前二氧化碳減排20%的比重,我國也在G20峰會上承諾2020年前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費中所佔比例達到15%。眼下新能源佔據比重太小,有大幅空間等着新能源來填補。”
  石定寰在分析現階段風電、光伏等新能源投入産出失衡時如是解釋:“如果新能源進入新興産業發展規劃,國家給予相當的政策扶持,只要上網電價降下來,2015年和火電價格差不多,那這個産業一定可以成為未來産業的領軍者。”
  中科院無錫高新微納傳感網工程中心主任劉海濤&&,我國和德國、美國、韓國是傳感網標準制定上的四大主導國。中國在傳感網、物聯網等關鍵技術上與國外相比有同步優勢,在部分關鍵技術和標準化上面具有領先的優勢,甚至有發展成熟的産品銷往國外。
  “第一次信息産業浪潮關注信息獲取,以個人計算機為代表,誕生了聯想、IBM這樣的企業;第二次信息産業浪潮着眼於信息的傳輸,以移動通信網、互聯網為代表,催生了中興、華為這樣的企業,中國移動、聯通、電信等運營企業;而以信息獲取這個支柱以傳感網或物聯網為代表的就是第三次信息産業浪潮,它將會催生出與前面説的企業相媲美的企業。”劉海濤説。
  傳感網、物聯網本身的産業就很大,美國權威諮詢機構Forrester預測,到2020年,世界上物物互聯的業務,跟人與人通信的業務相比,將達到30比1,這是一個萬億級的通信業務。劉海濤透露,物聯網還能帶動已有的産業,比如通信、軟體、計算機、新媒體、新廣告等。

  相關稿件
合同能源管理已成為新興産業 2009-11-19
新興産業駛上"高速公路"規範扶持成當務之急 2009-11-18
新興産業發展將獲六大措施支持 2009-11-17
低碳經濟發展模式下的新興産業革命 2009-11-03
新興産業也要嚴防“過剩” 2009-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