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標準莫衷一是 産業聯盟亟待推進
    2009-11-26    作者:本報記者 張先國 孫英威    來源:經濟參考報

  隨着新興産業的迅速發展,産品技術標準問題日漸顯露出來。業內人士説,在技術標準方面,我國許多新興行業沒有統一規範,只能按照國外指標配套生産,嚴重阻礙了我國産品參與國際競爭的步伐。
  長春禹衡光學有限公司董事長林長友説,誰制訂標準誰就掌握了市場主導權。廣泛應用於自動化領域的光電編碼器,國外企業就常常以技術標準不合規範為由打壓我們的市場。此次金融危機為我國企業爭奪行業話語權提供了機會,在開拓國際市場、引進人才增強技術實力的同時,也應盡快制訂各領域技術標準。
  作為豐田、通用等國際巨頭合作夥伴的湖南科力遠高技術控股有限公司,泡沫鎳生産技術處於世界電池行業領先水平。董事長鐘發平説:“近3年我們就能完成規模化的電動車能源包生産線,但整車汽車廠還把我們當作配件商來看待。我們掌握了電動車的核心技術,卻經常因整車廠的臨時調整而被迫更改技術參數。”
  東風電動車輛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朱禹&&,我國電動汽車行業發展處在極其重要的時期,傳導系統、能源包、控制系統三大系統技術已有一定的積累,幾大系統需要綜合配套,如果配套企業無法建立有效的協商機制,産業就會面臨停滯危險。
  業內人士建議,國家應首先集中各方力量加緊制定各行業的技術標準,搶佔發展先機;其次,完善公開透明的招投標採購制度,改善市場環境;第三,政府投入資金搭建合作&&,集中行業內科研力量突破難點技術環節,實現産業內部升級,並以技術合作、利益分成為紐帶,組合優勢企業打造産業聯盟。第四,&&國家層面的産業布局規劃,實現“全國一盤棋”。

  相關稿件
合同能源管理已成為新興産業 2009-11-19
新興産業駛上"高速公路"規範扶持成當務之急 2009-11-18
低碳經濟發展模式下的新興産業革命 2009-11-03
新興産業為什麼也被列入黑名單 2009-10-22
新興産業也要嚴防“過剩” 2009-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