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湖泊治理催生千億元商機
    2009-11-19    作者:本報記者 廖君 皮曙初    來源:經濟參考報

    近日在漢閉幕的第十三屆世界湖泊大會上,首屆中國國際湖泊流域治理與工程技術設備展覽會暨湖泊保護成果展引起中外1500多名治湖專家學者的關注,中外80多家環保企業賣力宣傳治湖設備和技術。據業內保守估計,每年中國各級政府在水污染治理上投入的資金都不少於1000億元。

  湖泊治理有良機

  與國民經濟體系中的眾多“老大哥”相比,環保産業無疑還很弱小,7900億元的産值還不到當年30萬億GDP總量的3%。眾多因素表明,在被譽為“朝陽産業”多年之後,中國環保産業將迎來真正的騰飛。
  去年11月,國務院決定了四項擴大內需穩定增長的具體實施措施後,包括環保部等多個國家部委緊接着就公布了各自的配套措施。環保部部長周生賢&&,進一步加強生態環境建設是擴大內需、培育新的增長點的重要措施。
  據了解,今後三年國家在環保産業的1萬億元投入將主要用於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和節能、節水、節材、污染治理等新型産業領域。
  一些環保專家也非常看好中國環保産業的未來:“十一五”期間,我國環保産業發展可望保持年均15%至17%的增速,到2010年我國環保産業的年收入總額將接近1萬億元。

  企業將有大作為

  美國哈希公司是設計和製造水文、水質監測儀器的專業廠家。自從2003年在北京設立第一家代表處以來,相繼在上海、廣州、重慶、福州等地設立了辦事處,業務也拓展到全國。
  哈希公司北京辦事處的梅東説:“中國市場現在已經成為哈希公司最重要的市場之一。這兩天已經有湖北、雲南等地的環保部門和大型化工企業前來洽談。”
  上海佳長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提供水處理系統的民營企業,總經理婁城銘説,我國城市水處理系統市場潛力巨大,全球水資源缺乏,中國水資源尤為缺乏,現在江河湖泊有90%不能被充分利用。現在佳長環保公司提出建設生態城市理念得到各地政府高度重視,公司已在重慶市長壽區北部新區開發規劃生態城市水處理系統項目,並與全國許多城市達成初步合作意向。
  中科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秦伯強在採訪中&&,作為近年來興起的新興産業,我國環保産業目前尚處於起步階段,相信企業應該很有作為。

  配套政策需跟上

  上海澤泉科技有限公司技術工程師黃亞東告訴記者,現在我國環保觀念還有待提高,國內技術也相對有些滯後,如公司代理美國的産毒藻及藻毒現場監測系統,已引進一年時間,目前還在不斷推廣開拓市場。這表明,我國環保消費意識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技術裝備委員會秘書長陸軍&&,雖然環保企業的規模有了明顯增長,但尚未形成一批大型骨幹企業或者企業集團,環保産業的主體依然是中小企業民營企業。
  由於企業規模小,帶來了研發能力弱、産業化能力不足、融資能力差等一系列問題,制約了整個環保産業的發展,無法適應現階段的市場需求。他説,“為了滿足‘十一五’期間高速增長的市場需要,環保企業必須快速提升自身綜合實力,需要加大投資力度。”
  與此同時,一些企業界人士和專家&&,沒有政策配套和市場機制的培育,胡亂花錢只會形成環保産業的畸形發展。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前些年國內環保産業市場上普遍被看好的一些企業,現在發展並不好,主要原因就在於我國環保産業發展的相關政策尚不到位,如對違法排污企業的治理力度不大、企業守法成本大於違法成本、污水處理價格不合理等,最終造成環保産業企業大面積虧本運營的局面。
  一些企業負責人&&,拉動環保産業發展,優惠的稅收政策同樣必不可少,有時後者能起到的作用可能會更大。對於很多企業而言,國家的投入或許並不能真正讓他們獲利,但是對環保産業企業實行優惠的政策卻能惠及整個行業。
  業內人士呼籲,環保産業是一個極具潛力的産業,但要把潛力變成實實在在的經濟實力和産業競爭力,在行業監管、企業創業能力建設、政策配套、資金拉動等方面,尚有很大的完善空間。希望國家有關部門能着眼長遠,從資金投入到政策支持都有科學規劃,這樣才能促進我國環保産業健康、快速發展。

  相關稿件
“千湖之國”芬蘭:依法治污 湖泊碧水常清 2007-07-18
國家環保總局局長周生賢:讓江河湖泊休養生息 2007-07-13
國家環保總局周生賢:"鐵腕"治理湖泊污染 2007-07-13
“鐵腕”治理湖泊污染 2007-07-13
還有多少湖泊潛伏環境危機? 2007-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