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購內聯”助哈量集團應對金融危機
    2009-11-13    作者:本報記者 韓世峰 孫英威    來源:經濟參考網

    我國工量具行業的排頭兵企業--哈爾濱量具刃具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稱哈量集團)在近十年的國企改革、改制過程中,成功完成“兩級跳”:2005並購重組了國際同類知名企業--德國凱獅公司,一步躍上國際工量具行業大舞臺;2009年加盟中國通用技術集團,開始向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企業集團邁進。
    面對去年以來發生的國際金融危機,哈量集團積極應對,雖然在歐洲市場受到了一定影響,但在國內市場仍保持了平穩發展。哈量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魏華亮表示,哈量集團將以與中國通用聯合重組為契機,加快産品結構調整,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兼並“凱獅”開辟國企改革新路徑

    哈量集團是我國“一五”時期蘇聯援建的重點工程中唯一制造工量具産品的企業,為國家經濟建設做出了歷史性貢獻。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過程中,哈量集團一度管理滑坡、虧損加劇。到1998年初,企業累計虧損6700余萬元,拖欠員工8個月工資,面臨極度窘境。
    嚴峻的形勢迫使哈量人選擇了改制。從1999年開始,哈量集團通過實行資産、人員重組,組建了集科研、制造于一體的精密量儀公司、數控刀具公司及數控機床公司,使産品結構由過去的四大類發展成為精密量儀、數控刀具、數控機床、通用量具和標準刃具五大類格局。同時,通過勞動、人事、分配三項制度改革和行銷環節的“四統一管理”及網絡化建設,創新機制增活力,開拓市場爭主動,成功地實現了“兩年脫困,三年翻身,五年健康發展”的階段性目標,使一個瀕臨倒閉的企業起死回生。
    2004年底,哈量集團得到一條資訊:世界工量具行業知名企業--德國凱獅(KELCH)公司進入破産保護程式,正在世界范圍內尋求並購者。哈量在考察後認為:凱獅現有技術居于世界領先水準,其主導産品恰恰符合哈量發展方向,能夠促進同類産品的升級換代。于是,哈量集團毅然做出並購凱獅的決定,實現了“在改制中實施並購重組,在並購重組中推進改制,改制與並購重組相互促進”的目標。
    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的專家認為,哈量集團並購重組凱獅後,不僅擁有了凱獅的品牌、銷售網絡、研發人才、技工隊伍和國際一流水準的加工、計量裝備,而且得到了一個進軍國際市場的舞臺,推進了企業國際化進程,開辟了國企改革新路徑。如今,哈量集團已完成了對凱獅公司與母企的資源整合及産品國際化改造升級,企業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升。

    加盟“通用”做強中國工量具品牌

    在完成企業改制與重組德國凱獅公司之後,哈量集團就開始謀劃引進戰略投資者,以期將企業推向一個更高的發展平臺。經過慎重的選擇和一年多磋商、談判,哈量集團于今年3月正式加盟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成為中國通用大家庭中的新成員。
    聯合重組後的哈量集團提出了“新起點,新思維,新目標,新考驗”的理念:與通用技術集團聯合重組,使哈量站在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在新起點上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用新思維,新措施,新對策破解發展中遇到的新問題;未來十年哈量將實現跨越式增長,這是新的發展目標;在挑戰和機遇面前,能否實現更高水準上的又好又快發展,是對哈量全體幹部員工的新考驗。
    加盟中國通用後的哈量集團,解決了困擾發展的債務問題,將資産負債率控制在較好水準。哈量集團提出,未來10年重點發展高精度、高可靠性的精密量儀類、數控刀具類、數控機床及關鍵功能部件等産品;鞏固和完善量大、面廣的常規量儀、數控刀具等産品;進一步提升傳統量刃具産品市場佔有率,確保國內行業領先地位,將企業打造成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企業集團。到“十二五”末,高端産品比重由目前的45%上升至70%,為振興國家裝備制造業做出更大貢獻。
    針對數控機床的關鍵功能部件──大型刀庫、高速精密電主軸目前主要依賴進口的現狀,哈量集團提出將採取引進技術和自主研發相結合的技術路線,使該類産品填補國內空白,滿足我國大型數控裝備的配套需要。重點研發和生産數控螺旋錐齒輪機床,為用戶提供設計、加工等全套解決方案,努力替代進口,以滿足我國汽車制造等行業的需求。
    業內人士認為,哈量集團作為中國通用技術集團國內外唯一的量刃具、精密量儀、數控刀具、數控機床及功能部件領域的戰略平臺和基礎平臺,必將會為中國通用在轉型升級、快速發展的事業中做出貢獻。

    憑借自主創新技術“危”中尋“機”

    去年以來發生的國際金融危機,對歐洲市場影響較大,讓兼並德國凱獅公司的哈量集團也經歷了陣痛。受金融危機影響,歐洲汽車、機床制造業效益都大幅度下滑,凱獅公司也深受影響。
    面對金融危機,哈量集團貫徹落實一係列擴內需、保增長、調結構的政策,積極調整産品結構、加強自主創新,開發高精度産品、推動産品提檔升級。今年下半年以來,哈量集團産值、效益下滑的趨勢有所減緩,整體處于比較平穩的水準。
    強大的“內功”讓哈量集團在金融危機的衝擊下“危”中尋“機”。哈量集團監事會主席馮連佳説:“通過重組凱獅公司,我們獲得了其技術、品牌、銷售渠道,特別是智力資源,等于完成了一次‘立體式技術改造’。由于我們多批工程技術人員和員工的互動交流,現已完全掌握了部分産品的制造技術,正在實施新一輪技術改造,實現更大規模地生産,目標是産銷量達到世界前三名。”
    代表我國同類産品最高水準的齒輪測量係列産品是儀器類的主導産品,目前測量范圍在2米以下的産品已實現商品化,正在開發測量直徑在3米以上的大型齒輪測量儀器,以滿足我國風力發電等行業的檢測需求。此前我國同類産品主要依賴于進口,哈量自主智慧財産權的産品推向市場後,國外同類産品大幅降價,平均一臺降價約70萬元人民幣。
    憑借著産品品質、技術水準、市場佔有率等多項指標,哈量集團連續多年位居業內榜首,“連環牌”(LINKS)産品被評為“中國名牌”、“世界市場中國(機械)十大年度品牌”。目前,LINKS商標已在歐盟注冊,成為國內同行業中唯一一家自主智慧財産權商標在國際上注冊成功的企業。
    目前,哈量集團能夠生産制造世界上所有數控機床主軸不同規格標準的刀柄係列産品,該産品産銷量在國內居第一位,在世界居第五位。“自主創新是增強企業競爭力的關鍵,我們哪一方面短腿都受制于人。裝備制造業的每個人都有這樣的體會,只有自主才能自立,只有創新才能發展。”魏華亮説。

  相關稿件
林毅夫:人民幣升值無助于解決金融危機 2009-11-10
龔方雄:中國未抄到金融危機的底 2009-11-10
學者研判國際金融危機走勢 2009-11-10
已到金融危機2.0時代 2009-11-09
後金融危機時代 中國紙業面臨戰略轉折 2009-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