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信:資源總會枯竭,而資本永遠是鮮活的
——訪兗礦集團總經理、兗州煤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信
    2009-11-09    作者:本報記者 呂福明    來源:經濟參考報

    在8月末的達沃斯領袖論壇會議上,澳大利亞總理陸克文(右一)會見兗州煤業董事長王信(左一),高度評價兗礦的採煤技術和赴澳開發的澳思達煤礦,並&&對中國投資的歡迎。李俊 供圖

    每次見到王信時,他燦爛的笑容總是充滿陽光般的溫暖。今年51歲的他,曾是兗礦集團最年輕的工學博士和工程技術應用研究員。兗州煤業對澳洲煤礦的這次並購,使這位兗礦集團總經理兼兗州煤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再度成為財經風雲人物。
    “兗州煤業董事會工科色彩甚濃”,畢業於南開大學的王信説。的確,在兗州煤業10位董事中,有5位是工程技術出身。因此,在公司的戰略制定和執行上,兗州煤業董事會顯示出工科生特有的理性與縝密。
    産業成船,資本為帆。兗州煤業是兗礦集團控股的上市公司,以兗州煤業上市為發端,兗礦集團這條煤海大船借助資本之帆,業已開啟全球化之旅。近年來,兗礦集團不斷投資和收購優質煤礦資産。而按相關承諾,兗礦集團將選擇優良項目適時注入兗州煤業,不斷提高上市公司經營規模、持續盈利能力和對股東的回報水平。
    到2010年,皮博迪公司、魯爾公司、固本能源公司、薩索爾公司、力拓公司、必和必拓公司等10家公司,預計會壟斷40%以上的全球煤炭市場。而作為第一産煤大國,我國目前在國際市場的佔有率僅為1/10。
    面對嚴峻的國際競爭局勢,王信&&,兗州煤業今後較長一段時期,將繼續按照以産業運作為基礎、以資本運營促發展的理念,始終把“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可持續發展、具有國際化水平”作為公司發展的主線和目標。
    王信説,參與市場分羹靠實力,而技術實力是實施創新戰略的最大資源;兗礦憂患不在於不先進,而在於能否以世界強手為標杆加快創新步伐,爭奪全球市場的席位。
    在東南亞金融風暴負面影響尚未完全消除的時候,兗州煤業股票在紐約、香港和上海三地上市,打通了兗礦集團通往國際資本市場的通道。紐約證券交易所總裁約翰斯頓先生稱讚説,中國兗州煤業是世界上營業利潤率最高的地下煤礦公司之一。
    在執行三地上市規則時,兗州煤業堅持遵循了從嚴不從寬、就高不就低的原則,王信説:“當初以華爾街為目標,實施三地上市的初衷就是從最規範、最成熟的華爾街股市做起,以最高的標準為參照,在把煤業公司做得更規範的同時,提高兗州煤業在市場上的影響力。”
    資源總會枯竭,而資本永遠是鮮活的。對資源的過度依賴、礦衰企衰,幾乎是所有煤炭企業的“宿命”。而兗礦可以説是煤炭企業中較早的覺悟者,雖然下屬絕大多數礦井尚處於青壯年期,兗礦集團卻舉起資本之手,開始了戰略後備資源的貯備。
    眼下,兗礦集團已取得可喜的業務擴展。在發展規模上,僅用5年多的時間,就在礦區外部擁有煤炭地質儲量105億多噸,可採儲量43億多噸,約是本部現有資源的2.37倍,為構架億噸礦業集團奠定了基礎。在裝備技術創利方面,兗礦不斷實現我國首次向發達國家輸出先進採礦技術,而且拉動工作面切眼寬度、錨桿拉力、端頭支護等一流技術和裝備在全球採礦業嶄露頭角。
    澳思達煤礦地處世界第二産煤大國澳大利亞的新南威爾士州獵人谷礦區,擁有有效可採儲量約4100萬噸,煤炭品種主要是硬焦煤和半軟焦煤,屬國際煤炭市場緊缺煤種。由於原澳思達煤礦使用的開採技術回採率不到30%,更不能有效解決井下防滅火,使這座煤礦50年來9易其主,最終停産。
    2004年10月,兗礦投資16097萬澳元收購並重建澳大利亞澳思達煤礦,這是我國在發達國家成功開發建設的第一對礦井。兗礦也因此而成為了中國首家成功收購境外煤礦資産的煤炭企業,因此而獲得了國際資本的青睞。
    今年以來,兗礦資本運營取得重大進展。王信此前透露説:“抓住機遇,選定澳大利亞一家煤炭企業,積極穩妥地開展工作。同時,還與澳大利亞一家鋁土資源公司簽訂合資合作協議。”而這家煤炭企業就是已經被澳方政府獲准並購的菲利克斯資源公司。
    至此,兗州煤業已先後成功實施5次股票發行、7次戰略性資産收購、4次資本性投資和2次股權運作,是香港市場資本運作最多的H股公司之一。其創利能力連年居中國煤炭板塊榜首,按《財富》全球500強評比標準,位居中國上市公司100強第58名。
  相關稿件
兗州煤業簽訂784萬噸電煤合同 價格上漲4% 2009-06-10
八家大企業參股打造陜西煤業股份公司 2008-12-30
陜西煤業股份有限公司24日在西安掛牌成立 2008-12-26
搶位!煤業巨頭爭赴新疆煤炭盛宴 2008-09-22
注資方案出爐 大同煤業整體上市“啟航” 2008-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