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探索生態畜牧業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
    2009-11-05    作者:記者 黨周 張進林 何偉    來源:經濟參考網

    本報西寧電 一項旨在保護草原生態環境、實現人與自然和諧以及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畜牧業發展新模式,正在我國五大牧區之一的青海省得到試驗和推廣。一年來的試點表明,這種新的發展模式取得了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為青藏高原地區高寒草地畜牧業的持續、高效發展展現了美好的前景。
    日前,在青海省西寧市召開的全國草原工作會議上,國家農業部副部長高鴻賓評價説:“青海省實施生態立省戰略、大力發展草原生態畜牧業的好經驗、好做法,值得各地學習借鑒。”

    在省內六州牧區試驗推廣生態畜牧業新模式

    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部的青海省孕育了長江、黃河和瀾滄江(湄公河),是我國重要的水源地和生態屏障,被譽為“中華水塔”。該省境內擁有天然草場5.47億畝,佔全省國土總面積的51%,是我國五大草地畜牧業發展基地之一。
    過去,“闔家一頂帳房,坐擁千隻牛羊”是青海畜牧業發展的真實寫照,牧民只注重牲畜數量而忽視經濟效益和生態保護,長期以來的過度放牧使廣袤的牧場不堪重負,近年來千里草原退化、沙化嚴重,草畜矛盾突出,草原生態日益惡化,甚至威脅著青藏高原和江河中下游地區的生態安全。
    青海省副省長鄧本太説,為了有效保護高原脆弱的生態環境,青海省提出了“生態立省”的發展戰略。在這一背景下,如何在注重生態保護的前提下提高經濟效益,探索一條可持續發展的路子,成為草原畜牧業發展的新課題。
    其實,自上世紀80年代初實行草場承包制度至今,青海省為推動畜牧業發展實施了一大批工程措施,用於改善畜牧業生産,提高牧民生活條件,保護草地生態環境,但從目前情況看,該省內牧區草地畜牧業發展仍然面臨草畜矛盾突出、生態壓力巨大和收入增長緩慢等突出問題。
    2008年初,青海省委、省政府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明確提出了發展生態畜牧業的構想,畜牧主管部門隨後在省內玉樹、果洛、黃南、海南、海北、海西等6個少數民族自治州選擇了7個牧業村,進行了生態畜牧業發展建設試點工作。
    鄧本太説,正在青海省內六州牧區試驗推廣的生態畜牧業,是一種以保護草原生態環境為前提,以科學合理利用草地資源為基礎,以推進草畜平衡為核心,以轉變生産經營方式為關鍵,以建立牧民合作經濟組織、優化配置生産要素為重點,以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加快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草地畜牧業發展新模式。

    生態畜牧業建設試點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作為世界公認的“超凈區”之一的青海省著力打好“綠色牌”和“生態牌”,積極發揮草原牧區“天藍、水清、草綠、空氣清新”的環境優勢,通過一年多的積極努力,生態畜牧業建設試點工作已取得了階段性成效,為在全省牧區推廣積累了豐富經驗,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牧民的組織化程度不斷提高。在政府相關部門的精心指導下,試點村牧民們在“自願、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下成立了不同形式、內容和規模的專業合作社,並通過“傳、幫、帶”的形式自我發展、積極參與市場,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目前,試點村近一半牧民已自願加入不同形式的專業合作社,一些村牧民加入率達到90%以上,牧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顯著提高。
    其次,牧區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加強。各試點縣捆綁項目和資金,加大畜棚、圍欄等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截至今年6月底,7個試點村已累計完成投資1732萬多元,建成畜棚127棟1.52萬平方米,貯草棚63棟2500多平方米,維修及新建草場圍欄383公里,種植飼草料6500多畝,修建牲畜免疫注射欄78處。基礎設施建設的速度快、質量高。
    第三,畜種改良步伐明顯加快,以草定畜順利推進。各試點地區把加快畜種改良和本土品種選育作為發展生態畜牧業的突破口,加大種畜鑒定、淘汰和引進力度,使牲畜個體的生産性能不斷提高。同時,試點地區加強以草定畜、草畜平衡工作,相繼完成草地草産量測定和載畜量核定,以保證草場資源平衡利用。
    此外,牧民收入得到一定程度提高。試點地區通過草場、牲畜作價入股、按股分紅,建立完善的畜牧業生産指標考核和獎賠機制,或通過契約形式規範草場有償流轉行為,使牧民收入從體制上得到了有效保障,為牧民放心地脫離畜牧業從事第二、三産業奠定了基礎。同時,試點縣通過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創新生産經營方式,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挖掘畜牧業生産潛力,一定程度上促進牧民群眾實現創收、增收。

    “生態畜牧業建設是一項效益明顯、利在長遠的事業”

    試點一年來,各試點村探索出3種具有推廣價值的生態畜牧業發展新模式:一是以合作社為&&,實行牲畜、草場股份制經營的發展模式;二是以草場流轉、大戶規模經營、分流牧業人口、促進資源合理配置為特點的發展模式;三是以聯戶經營、分群協作、優化産業結構、保護草原生態為特點的發展模式。
    青海省農牧廳畜牧處處長黨陳延認為,這3種發展模式中,以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縣蘇吉灘鄉蘇吉灣村為代表的第一種模式效果最好。
    蘇吉灣村是一個以藏族為主,蒙、漢、回、土等5個民族聚居的純牧業村,共有117戶481人,全村擁有草地5.27萬畝,耕地4300畝,各類牲畜1.28萬頭(只)。去年被確定為生態畜牧業發展試點村後,這個村開創了一種以牲畜、土地折價入股,草場隨畜計價流轉,勞動力專業分工,生産指標量化,用工按勞取酬,利潤按股分紅為主的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股份制經營模式。短短一年時間,這種新的發展模式就為全村帶來了生態和經濟效益“雙贏”的效果。今年,全村人均純收入至少可達5800元,比去年增長1000元以上。
    鄧本太認為,不論從青海省畜牧業發展本身,還是從藏區發展大計看,目前進行的生態畜牧業建設都是一項效益明顯、利在長遠的事業。這種探索的核心主要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從轉變畜牧業生産經營方式入手,打破一家一戶的小農經濟形態,提高畜牧業發展組織化、集約化、規模化程度,提倡建設養畜、科學養畜,走産業化的路子。在建立各類合作組織,加快草場流轉,牲畜折價入股,勞動力轉移就業過程中從根本上解決草畜矛盾和生態壓力,從而解決長期以來難以解決的人、草、畜三者之間的矛盾,遏制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的竭澤而漁式的發展,最大限度地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和可持續發展。
    “目前,青海大規模推廣生態畜牧業的客觀條件已經成熟。”鄧本太説,推廣生態畜牧業在設施建設方面要增加投入,青海地方財力有限,需要國家的支持。國家在青海重點投入生態保護建設工程的同時,也應該關注生態資源合理利用、永續性保護等方面的問題。他説,就高原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的矛盾來分析,生態保護中的工程措施只能治表,而改變發展方式問題才是治本的關鍵。

  相關稿件
上半年我國畜牧業總體向好 2009-07-17
走現代畜牧業之路 吉林亮出“畜牧業名片” 2009-03-16
西藏城郊畜牧業發展迅速[圖] 2008-12-26
我國生豬生産快速恢復 畜牧業發展勢頭良好 2008-07-17
西藏畜牧業發展迅速 2008-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