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悉,本屆中美商貿聯委會美方的重要議題之一是清潔能源領域合作,這也是今年7月繼美國商務部部長駱家輝和能源部部長朱棣文訪華之後,美國再次爭取中國能源市場對美企業放開。 此前在第四次中美能源政策對話期間,中美代表深入討論了多項中美能源發展的重大政策性問題。觀察人士指出,中美雙方在推進新能源領域合作的行動,將與兩周後美國總統奧巴馬訪華期間關於能源方面與中方探討的問題形成呼應。 駱家輝在28日舉行的媒體發布會上&&,此次中美商貿聯委會的議題重點之一,是爭取讓美國公司參與到中國清潔能源的市場中。 駱家輝指出,中國政府&&的4萬億刺激經濟計劃中,有約40%用於發展綠色經濟。中國政府原本確定的目標是到2010年全國各地風力發電5千兆瓦,但現在看來有望達到3萬兆瓦,這是原來目標的6倍。 另一方面,美國推動高效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術發展的力度也是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奧巴馬不僅投入數十億美元用於激勵綠色技術創新,還呼籲設定全國性的二氧化碳排放限額。 作為世界上兩個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國,中美兩國在新能源合作領域具有很強的互補性。美國公司擁有能夠惠及中國清潔能源企業的先進技術,而中國巨大的潛在市場可供國際方面開發。 據路透社消息,美國將敦促中國清潔能源行業進一步向美國企業開放。美國認為這有助於改善中美之間貿易失衡。當被問及美國企業在中國的市場准入情況時,駱家輝向路透社記者&&:“這些議題我們已在多次討論中提出。我們的目標是美國企業能夠參與競爭。”他説:“我們認識到,中國企業也可以給美國帶來許多東西,我們尋求為雙方創造公平的競爭平台。” 據報道,中國商務部和美國貿易發展署29日將簽署一份諒解備忘錄。重點將在防災智能電網的發展、可再生能源、節能建築、清潔能源技術這四個合作領域。此前業內專家曾分析指出,清潔煤技術可能成為雙方合作的重點。 中美新能源合作,美方緣何如此積極?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教授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清潔能源是奧巴馬政府的執政重點,而此次聯委會美方之所以提出新能源和低碳經濟作為主要議題,主要是基於四點考慮: 一是從內政角度來看,新能源産業很有可能成為美國經濟下一個重要的增長點,而且能夠緩解就業的壓力。奧巴馬總統在競選時就多次提出,清潔能源發展可以為美國創造250萬個就業機會; 二是從國際經濟關係來看,可以發展新能源産業、利用金融創新工具滿足美國在世界圈錢的需要,重演之前支撐美國十年黃金繁榮期的“IT泡沫”,“産業留在美國,希望留給外國”,同時還可以補上政府財政漏洞; 三是出於美國經濟安全的需求,發展清潔能源和低碳經濟,可以減少對石油的依賴,加強國際安全; 四是出於打造“軟力量”的考慮,之前發動伊拉克戰爭使得美國國際社會形象受損,奧巴馬上&之後大力提倡發展清潔能源和低碳經濟、解決氣候變化問題,這都有利於美國樹立國際形象,因為實際上在環保節能領域美國相對於歐洲和日本還是落後的。 此外,新能源的中美合作在技術上可行,容易出成果。金燦榮分析説,新能源合作是中美商貿的新議題,有別於一直懸而未決的“市場經濟地位”“人民幣升值”等老議題,雙方可以通過合作實現互利,是雙方最容易達成共識的領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