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地處寧夏銀川市東部的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神華寧煤集團二甲醚項目。 本報記者:王鵬
攝 |
2009年以來受金融危機及國際油價下跌的影響,國內二甲醚價格也隨之大幅下跌,多年來由於産能過度擴張而累積的風險開始集中顯現。目前,不少企業陷入停産半停産狀態。一些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當前二甲醚面臨比較嚴重的市場問題,産品用途比較單一,作為一種新型清潔能源缺乏相關政策扶持,市場開拓不利將給這個産業的發展帶來嚴重阻力。
二甲醚企業利潤持續下滑導致停産半停産
隨着近幾年大量甲醇項目開工投産,國內甲醇市場呈現嚴重的供大於求的局面。去年甲醇産能達到了2655.5萬噸,産量達到1126.3萬噸,進口量143.4萬噸,産能剩餘1529.2萬噸,平均開工率僅為42.41%。
作為甲醇下游産品的二甲醚,也存在産能嚴重過剩的問題。近年來國內企業看好二甲醚市場前景,紛紛投鉅資進入二甲醚産業,導致國內二甲醚産能迅速達到每年600多萬噸,但是去年二甲醚市場的需求量僅為216萬噸,近三分之二産能閒置。
去年由於國內能源需求繼續提升,國際油價邁向每桶147美元的高點,而石油液化氣供應趨於緊張,於是國內石油液化氣的市場價格隨之上漲。二甲醚由於擁有與石油液化氣接近的物理性質,在石油液化氣摻燒領域受到歡迎。
不過,受國際油價下跌以及甲醇價格上漲的影響,二甲醚生産企業逐漸陷入困境。自去年第四季度以來,二甲醚的價格一跌再跌,從每噸最高6300元暴跌至每噸3000元左右。
據神華寧煤集團煤化工分公司黨委書記李懷榮介紹,實際上甲醇企業目前已經陷入虧損,煤化工摻甲醇的成本平衡點是每噸2100元,但是市場價格為每噸1560元左右。對於很多二甲醚企業來説,目前也進入寒冬,多數開工不足,很多企業出於戰略性考慮,為了讓煤化工裝置正常運行,先期進行了大量的資金投入。由於從長遠來看,二甲醚的回報率高於甲醇,所以該公司二甲醚一次性投入45億元,為後期煤化工下游發展打基礎。
市場開拓不利嚴重制約二甲醚發展
一些業內專家認為,二甲醚雖然是一種國家扶持開發的清潔燃料,但是由於用途過於單一,市場環節銜接不利,二甲醚需求很快受到抑制,如果不能破解市場瓶頸,國內二甲醚工業前景堪憂。
一,與産能快速增長相比,二甲醚下游市場需求飽和。國內二甲醚主要應用於石油液化氣摻燒,但由於不少燃氣供應單位不規範操作,造成消費者並不支持摻燒二甲醚的石油液化氣。同時,由於石油液化氣需求增長速度有限,二甲醚在摻燒領域的需求增長也較為有限。而摻燒領域的應用,已佔到國內二甲醚需求總量的90%左右。不僅如此,由於二甲醚生産企業普遍沒有建立起完善的銷售網絡,銷售渠道基本上掌握在石油化工企業手中,如何銷售、銷售多少生産企業沒有多少發言權。
二,下游應用開發不利,石油液化氣摻燒用量佔到總需求的90%以上,其餘制藥、燃料、農藥等化學工業的用量約佔10%,這同時也造成了二甲醚市場受石油液化氣市場價格的影響巨大。如果石油液化氣市場持續走低,則二甲醚失去絕大多數市場,當前二甲醚産能大量過剩,需求趨於飽和,下游主要應用單一,成本受制於原料甲醇、售價受限於液化石油氣的現狀使得二甲醚生産廠家處於窘境。今年二甲醚行業大多數企業仍然將面臨較低的開工率和較低的利潤水平。從整個産業鏈來看,如果二甲醚企業不能及時向上下游衍生,上游掌握原料甲醇來源,下游控制民用燃氣銷售渠道,其發展將遭受市場波動的嚴峻考驗。
三,二甲醚價格受上游能源、原材料價格的影響很大。據神華寧煤集團煤化工分公司銷售部部長丁玉徵分析,2009年國際經濟形勢正在好轉,國際油價可能很快回升到每桶70~80美元,可能給二甲醚企業帶來利好,二甲醚的價格可能隨之上漲。從國家層面上來説,去年下調了二甲醚的增值稅稅率,與液化氣等産品稅率同為13%,二甲醚正式列入了能源類化工産品範疇。因此,能源價格的上漲趨勢對於二甲醚無疑是利好因素。但是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説,甲醇也是二甲醚成本的最主要因素。甲醇價格的上升將直接造成二甲醚生産企業成本的上升。目前,由於國家放開甲醇進口,尚有500多萬噸甲醇等待出口到我國,一旦進口甲醇隨着國際油價的上升和海運費的上漲上調價格,則二甲醚成本必然大幅度上升。
二甲醚的推廣需要國家細化扶持政策
從目前的生産形勢來看,全國各地已形成一批數十萬噸到數百萬噸規模不等的二甲醚製造基地。中國中煤能源集團公司、中國石化等企業投資建設的內蒙古鄂爾多斯300萬噸二甲醚及其配套工程已經啟動,投資總額為210億元,預計於2010年正式投産,一些業內人士分析,預計到2010年我國二甲醚將新增産能982萬噸,總産能將超過1580萬噸。
産能迅速增長,市場需求沒有太大變化,將對未來幾年二甲醚這種清潔能源的發展造成嚴重影響。儘管投資很大,但是市場應用讓很多企業樂觀不起來。一些企業分析有五個原因。
一是由於國家標準問題沒有解決,目前在民用液化石油氣領域,摻入液化石油氣的二甲醚比例從l5%至35%不等,國家調和標準的缺失使得市場比較混亂。目前存在私下使用二甲醚的情況,用於塑料産品、制藥、農藥化肥等,而在石油中摻超過15%的甲醇或二甲醚有較大毒性,對汽車發動機的動能也可能産生影響。
二是汽車製造商和運營商對於新能源的開發沒有動力,認為目前對於能源的研發已基本到位,市場情況良好。如果國家沒有相應政策的支持,很難推動在汽車上使用二甲醚。
三是社會認識普遍不足,其實,二甲醚的生産可節省1/3以上的能源,但是消費者並不買賬,反映了對二甲醚清潔能源使用宣傳力度不夠。
四是國內企業生産二甲醚的自主知識産權少,研發技術弱、生産也不規範,關鍵技術都是用國外的,對二甲醚新産品的開發非常不足。
五是運輸問題,從西北地區向東南地區運輸二甲醚存在阻力。現在二甲醚運輸時,一般使用液化石油氣槽車,通過鐵路運輸存在很多困難,通過公路運輸成本又太高。
業內人士呼籲,國家對二甲醚企業的扶持要有長遠考慮和細化政策。一,目前二甲醚發展的關鍵問題在於配套措施不完善、市場發展不成熟、二甲醚使用觀唸有待更新。國家應確立二甲醚作為石油替代性産品的主導地位,使二甲醚在國家的燃料發展戰略上實現規模化、産業化經營,統籌規劃國內二甲醚企業的大規模生産。二是應盡快&&二甲醚使用標準,有關二甲醚使用和儲運的國家標準也應盡快&&,以便形成完整的二甲醚標準體系,否則市場接受的問題還是解決不了。在車用領域,二甲醚純度達到多少才安全,現在還沒有一個國家標準,應加快二甲醚汽車相關標準的研究和制定,為二甲醚汽車産業化和今後商業化、大批量推廣應用提供重要的技術保障。三是國家應扶持二甲醚發展以滿足市場需求,促進其規模化和産業化,加快在條件比較好的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試點投放二甲醚使用,建立二甲醚産業鏈配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