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重視産業布局 仍存結構雷同隱患
我國招商引資對産業結構影響的調查
    2009-10-23    作者:本報記者 張欽 羅博 程子龍 廖君 王駿勇    來源:經濟參考報

    近年來,我國許多省市逐漸改變“撿到籃子裏便是菜”的粗放式招商模式,呈現出區域內定向錯位招商,按産業鏈精細化招商的特點。但政府主導的招商引資仍然追求短期內對GDP增長做貢獻,因此不同地區所選擇的招商産業仍然相近、趨同,可能造成重復建設、産能過剩。

    招商更重協調避免同質競爭

    記者在江蘇、湖北、河南、陜西、寧夏等省區調研發現,近年來各地招商引資工作出現新變化,一改過去“大兵團作戰”的招商方式,淡化“是商即招,招來即商”的理念。一些地區側重對招商引資活動“中觀調整”,強調區域內根據産業布局錯位招商。一些工業園區也注重“微觀調理”,強調按産業鏈招商,通過招商完善産業鏈。
    “投資拉動型經濟迫切需要招商引資,但也不是‘剜到筐裏就是菜’。”湖北省鄂州市招商局局長何大剛告訴記者,鄂州提出招商要有針對性,高污染、高耗能和低效益的企業投資規模再大,也要拒之門外。
    過去,西安市縣區、開發區之間無序競爭的情況比較突出,無視産業定位亂招商現象普遍存在。為此,西安市建立重大招商引資項目流轉機制,確保“一區一主業”:各縣區、工業園區在接洽不符合本區域産業規劃的招商資訊後,應當流轉給其他縣區或工業園區。投資資訊和項目流轉成功後,流出方可獲得最高10萬元的補償、獎勵。目前,西安市有7個國家級開發區,錯位發展高新技術、裝備制造、現代物流等産業。
    寧夏回族自治區寧東能源化工基地優質煤炭探明儲量達273億噸。經過4年多的招商引資,神華、國電、中電投等一批大型企業陸續落戶,招商引資到位資金累計達500億元,佔全區同期到位資金的近三分之一。但自治區認為上下遊形成完整産業鏈的寧東能源化工基地更能抵禦危機的衝擊,提出做細産業規劃,延長産業鏈招商。以煤為原點,銀川市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管委會規劃66條産業鏈,其中23個項目已經委託科研院所做出科研報告。
    “基地已經發展到一定規模,更需在産業結構、成長性等內涵上做文章。産業鏈招商既可以提高資源利用率,也可以産生集聚效應。”管委會書記曹服業説。

    小眼光難代大視野招商仍存短視弊端

    招商引資不忘産業布局,重視中觀調整、微觀調理是一項積極的變化,但記者發現,各地仍然存在行政區劃內錯位招商與經濟區域內招商産業鏈趨同共存的矛盾、重視引進工業項目輕視農業與第三産業的隱憂,以及重引進資金輕對接技術的問題。
    一是政府主導的招商引資仍然存在地方眼光重、微觀意識強的問題,表現在行政區劃內重視錯位招商,但與周邊地區的招商産業鏈仍然近似、雷同。
    記者調研發現,一些地區“埋頭”協調本行政區劃內招商引資項目布局,但所打造的招商産業鏈卻與周邊地區、資源稟賦相近地區的相似。一些地區“搶跑意識”強,雖然看到許多地方一哄而上都在發展某些産業,可能出現産能過剩、重復建設等問題,但相信“調控之斧”只會砍到動手晚的地區。
    近年來,一些中西部資源性省份競相圍繞煤炭、礦石和太陽能等資源招商,出現先後開工煤化工項目,西北幾個省區競相發展光伏發電項目,以至于這一新興能源産業已經出現産能過剩現象。陜西省鳳翔縣將長青工業園定位為市、縣最具發展潛力的工業園,除引進東嶺冶煉公司10萬噸鉛鋅冶煉項目外,還準備招商發展20萬噸/年煤制二甲醚、煤焦油深加工、粉煤灰綜合利用等項目,而周邊幾個省區早已建起大型煤化工迴圈經濟工業園區。
    二是在“無工不富”理念影響下,一些地區招商引資重引進工業企業,輕農業、第三産業領域的招商引資。 
    中部某省2008年實際利用外資40億元,是2002年的7倍。而從今年利用外資的比例看,第一産業和第三産業分別佔實際利用外資總額的4.3%和27.6%,第二産業則佔68.1%;合同利用外資中,第一産業和第三産業分別為0.3%和25.3%,第二産業則佔74.4%。
    這個省的外商投訴權益保護中心主任秦小康説,招商外資存在一個基本的規律,沿海地區最初在招商中並不注重産業結構,經濟發展後才提出調整。內地客觀上也將遵循這個規律。我們是農業大省,但僅靠農業經濟是發展不起來的,靠國家財政補貼也難以拉平東部與中西部的差距。
    三是招商重引進資金,輕對接核心技術,企業落戶了,産能增大了,但所發展的産業缺乏內在發展引擎,尚難稱真正“落地”。
    記者了解到,由于創新和研發工作投入大、見效慢、風險高,地方政府和企業創新積極性仍然不高。例如,在中西部地區招商引資項目中經常可見多晶硅等項目,但這一項目的核心技術仍然掌握在國外企業手中。
    寧夏銀川市橡膠廠是一家生産輪胎的國有企業,生産航空輪胎已有43年的歷史,其生産的“長城”牌輪胎在西北地區市場佔有較大份額。為拓寬市場銷售渠道,2003年,銀川市橡膠廠與新加坡佳通輪胎公司合資成立兩家合資企業,生産的輪胎以“佳通”品牌出售,“長城”品牌從市場淡出。銀川市橡膠廠總經理劉永輝説,商標、品牌也是無形資産。合作6年來,我們在開發自主智慧財産權方面失去了主導權。

    借招商調結構應肯定政府主導模式須轉型

    調研中,一些幹部、學者認為,在當前經濟總體形勢企穩向好的情況下,我應充分利用危機形成的倒逼機制,在保增長中調結構,在調結構中促增長。招商引資作為三駕馬車中投資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對推進産業結構轉型升級的作用更應重視。而引導新一輪招商熱對調整産業結構産生積極影響,應有效規約政府的招商行為,突出企業與社會組織的主體地位。
    湖北省利用外資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譚作剛説,政府主導的招商引資是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在經濟欠發達、自身動力又不足的情況下,招商引資需要政府推動。但政府主導的招商引資是一把雙刃劍,既能對本地産業結構調整起到積極作用,又可能過度介入微觀經濟領域影響調整效果。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生導師余安教授指出,資本作為一種稀缺的資源,在引進的時候必然會有競爭性。而政府手中掌握著各種經濟社會資源,極易導致政府替代企業作為主體去招商引資。
    一些學者認為,應通過規約政府的招商行為,實現政府主導的招商合理轉型。一是改變各地不同程度存在的壓力型招商引資工作考核機制,禁止各級政府變相向各部門、下級政府下達招商引資指標任務,禁止各級政府以內部突破方式進行政策大優惠招商,以避免“借招商保增長調結構”向“為GDP增長做貢獻”蛻變。二是鼓勵政府把招商引資的主要精力放在優化産業布局上,重點引進戰略投資者。三是強化政府在招商引資中的政策把關作用,防止引進落後的産業。
    同時,鼓勵企業、中介組織以商招商,通過市場行為發展上下遊産業,形成産業鏈。國家産業政策咨詢委員會委員王志樂研究員説,企業是市場的主體,在招商引資中應充分發揮企業的作用。以商招商不僅能引進上下遊關聯企業,還可以通過並購、改組、合資等方式招商引資,更能統籌外來經濟力量與本地經濟力量的關係。而政府在招商中更應發揮宏觀引導的作用,更做好地方立法、産業規劃等工作。

    從“饑不擇食”到精細環保

    近年來,各地為拉動經濟增長,紛紛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為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特別是在當前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以招商促發展已成為各地的共識,由此也引發了新一輪的招商引資熱潮。記者日前在全國多個省、市、自治區調研發現,與以往“饑不擇食”相比,新一輪招商引資呈現出招商方式精細化、招商主體基層化、招商理念“綠色化”等三大新趨勢。

    金融危機背景下謹防地方“非理性招商”苗頭

    招商引資有力推動了地方經濟發展,並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發揮了積極作用。然而記者調研發現,迫于競爭壓力,一些地方在招商引資過程中,不同程度出現了降低優惠政策門檻、下達任務指標、借機鋪張浪費等“非理性招商”的苗頭。專家認為,這表明地方政府仍在過多地介入微觀經濟領域,存在一定的隱患,急需引起重視。

  相關稿件
四川巴中推出係列招商引資項目 2009-10-20
6億元獎勵民企折射招商引資亂象 2009-07-21
青島市招商引資危機中逆流而上 2009-04-03
統籌招商引資 深圳市投資推廣署挂牌運作 2009-02-11
國外政府機構頻頻來華招商引資 2008-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