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東盟農産品貿易逆差呈增長趨勢
    2009-10-21    作者:本報記者 張周來 實習記者 孫韶華    來源:經濟參考報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明年即將建成,中國與東盟互利合作關係將進入一個全新階段。此間一些專家分析,自貿區建成帶來利好的同時,隨着“零關稅”等措施的落實,中國也將在農業領域面臨新的競爭與挑戰。

    自貿區將對脆弱産業帶來衝擊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內各方是既競爭又合作的關係,大量産品實施“零關稅”、自貿區建成後,中國一些比較脆弱的産業不可避免地受到衝擊和影響。
    “東盟國家鮮果上市通常與我們有時間先後差異,除了部分早熟品種和水果總體減産,截至目前來自東盟的水果還沒有給我們造成太大衝擊,”廣西水果生産技術指導總站站長李標説,“但是在鮮果貿易之外水果製成品對我們影響很大,來自東盟的産品通常量大、便宜,銷售渠道靈活,本地産品競爭上處於下風。”
    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宋洪遠介紹,廣西是我國傳統的荔枝、龍眼加工基地,自貿區建立以後,估計每年從周邊國家特別是越南進入廣西市場的龍眼幹、荔枝幹就超過5000噸,而且價格低於廣西生産成本,衝擊很大,許多廠家和小作坊已不再從事荔枝、龍眼加工業。
    海南省農業廳有關人士則非常擔心天然橡膠産業受到衝擊。自2001年起,我國就成為世界第一大橡膠消費國和進口國,進口的天然橡膠超過90%來自於東盟各國。馬來西亞等低緯度國家幾乎沒有颱風,海南緯度高、颱風多,天然橡膠生産很受影響,很難與之競爭。
    2010年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成後,總共7000多種産品實現“零關稅”,但天然橡膠被列為敏感産品而受到關稅保護。業界人士擔心,“零關稅”的複合橡膠將進一步衝擊天然橡膠項下原有進口份額,並擠壓國産天膠的生存空間。

    “零關稅”將使貿易逆差擴大

    此間一些專家分析,農産品零關稅也可能進一步擴大我國與東盟的貿易逆差。近十幾年來,中國對東盟國家農産品出口量增長低於進口,從1996年至今,中國與東盟的農産品貿易一直處於逆差,總體上呈增長趨勢。
    數據顯示,中國與東盟的貿易逆差從1998年的6.92億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12.6億美元,增長近1倍。2008年中國與東盟農産品貿易額達138.1億美元,其中中國出口45.8億美元,進口92.3億美元,貿易逆差46.5億美元,東盟10國的農産品貿易逆差已成為我國農産品全球貿易逆差的重要來源之一。
    廣西社科院東南亞研究所副所長農立夫認為,農産品實現零關稅後,東盟泰國、越南、馬來西亞等幾個在傳統農業方面佔有優勢的農業國,必將進一步擴大對我國農産品的出口,這勢必將進一步擴大我國在農業貿易中的逆差,將會對我國南方幾個省份的熱帶作物和以穀物、棉、糖等傳統産業産生較大的衝擊。
    此外,在國際金融危機和全球經濟衰退背景下,貿易保護主義有所抬頭。比如前幾年東南亞國家在天然橡膠和大米出口方面採取的一些措施,本意為了保護本國産業,而造成更大的危害性和破壞性。
    菲律賓亞太大學經濟學教授羅蘭多狄認為,經濟金融危機導致歐美等全球主要出口市場需求減弱,這對東亞和東南亞地區相關經濟體造成了嚴重衝擊,拉動地區內部需求增長就成了應對危機的重要手段。然而,由於多方面原因,不少國家的政府都會受到貿易保護主義的誘惑,如果任其發展,可能會進一步加劇危機的破壞程度。

    中國與東盟農業合作缺少規劃

    中國農業部國際合作司副司長盧肖平在第六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上&&,雖然當前中國與東盟農業領域的合作成效顯著,但總體規模仍然偏小,特別是合作項目相對較小而且分散,項目的綜合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難以得到有效發揮,合作也還缺少總體規劃。
    “現有的項目局部成效不錯,但總體影響偏小;現有的多數項目均屬於單方面偶然性安排,還需要加強總體合作規劃,真正實現與需求全面對接,”盧肖平説。在更多官員學者眼裏,農業領域合作還是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的一塊寶貴“試驗田”。
    盧肖平認為,自貿區內農業合作仍有欠缺,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較大規模的農業合作項目太少。第二,項目過於分散,總體影響面偏小,不利於大面積示範和推廣。第三,政府項目和企業活動沒有形成有機結合,一方面重復投入、浪費資源,另一方面社會效益沒有與經濟效益挂鉤,項目的可持續發展能力較弱。第四,缺少總體合作規劃。至今,東盟以及各國政府主管部門沒有提出各自的農業發展規劃或綱要,更沒有提出國際合作的指導性目錄,所以所有已經完成或正在執行的合作項目均屬於單方面的偶然性安排,即難以真正與另外一方的需求全面對接。第五,東盟方面發揮主動性還不夠。截至目前,在已經完成或正在執行中的項目中,極少是東盟方面主動提出和設計的,中國項目實施過程中也很少獲得受助方面的配套資金支持,這使項目在執行力和實施效率方面大打折扣,更難説能夠成為其國家發展規劃的組成部分併發揮非常積極的技術展示和推廣作用。

  相關稿件
應對金融危機孤掌難鳴 中國與東盟需攜手渡難關 2008-12-04
中國與東盟互為“犄角”規避金融風暴[圖] 2008-10-24
張曉欽&&:中國與東盟能源合作前景廣闊 2007-10-16
中國與東盟經貿合作向深層邁進 2006-10-31
中國與東盟雙邊貿易額快速增長 2009-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