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經濟“引擎”受困水危機
    2009-10-21    作者:本報記者 丁文傑    來源:經濟參考報

  長沙湘江橘子洲以西大片裸露的河床被一些市民開墾成了菜地(10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 龍弘濤 攝

  長株潭城市群是國家批准的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實驗區,這裡集中着湖南四成以上的經濟總量,是湖南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引擎”。然而,最近幾年來,湘江枯水引發的取水困難、污染加重、航道受阻等危機每年都要影響這一地區的經濟社會秩序。時下,湘江枯水提前到來,水位連創歷史新低,一場突圍湘江枯水危機的戰鬥在長株潭城市群悄然展開。

  湘江枯水引發連鎖反應

  位於湘江中下游的長株潭城市群包括長沙、株洲、湘潭三市,由於城市群密集分佈在湘江沿岸,湘江水位變化對城市的影響日益加大。今年10月上旬以來,湘江水位連創新低再次引發連鎖反應。
  湘江長沙站水位從9月21日開始持續下降,10月6日水位降至25.08米,創歷史最低水位,7日水位再度跌至25.04米。湘潭站水位從9月22日開始下降,並先後於9月29日、10月5日2次出現歷史最低水位。
  “如果水位再低幾厘米,長株潭三市一些自來水廠就將取不到水!”在湖南省防汛抗旱會商會上,有人指出。
  湘江本來重金屬污染嚴重,如果水位降低、流量減少,污染可能加劇,影響居民的飲水安全。湘江枯水以來,當地環保部門密切監測水質,一些污染排放較多的企業被關停。

  水運主航道險遭禁航

  作為全國水運主航道的湘江,水運量大幅萎縮,甚至面臨禁航危險。
  據了解,湖南省地方海事局10月7日發布通告稱,為避免船隻通行時攪動江底淤泥,防止水質變差,12日12時起湘江長沙銀盆嶺大橋至湘潭三大橋河段全面禁航。因為禁航涉及到數萬人的就業,影響到一些公司的履約,增加企業的負擔,禁航令一發,立即招致上游一些企業的反對。
  湖南省地方海事局局長陳建強説,為了盡量減少損失,他們的主張是在盡量不禁航的情況下,對取水、環保、航運等統籌兼顧。10月7日,湖南省防汛抗旱指揮部緊急從湘江上游水庫調水補充中下游後,水位微幅上漲後,湖南省地方海事局再次發布通告宣布暫緩執行禁航令。目前,湖南省地方海事局出動10多條挖泥船,疏浚航道,確保航道暢通。

  長株潭突圍枯水危機

  其實,最近三年,湖南省防指每年都要從上游調水補充中下游,只是調水時間不斷提前,正常年份湘江11月才進入枯水期,而去年提前到10月底,今年更是提前到9月底。
  除了上游補水外,面對嚴峻的形勢,長沙、株洲、湘潭三市各盡所能、想出各種辦法確保供水。長沙市緊急採用“江心取水”、“圍堰取水”等方法幫助自來水廠取水,即將自來水取水頭通過改造後延伸到江心取水,在取水口下游築壩攔截幫助取水。
  為了應對湘江枯水,湖南省水利部門已發出通知,要求長株潭三市做好株洲航電樞紐以下河段禁止採砂工作。交通部門正在組織力量疏浚航道。陳建強透露,湖南省對水運也越來越重視,擬成立水運領導小組,每年投入2至3億元資金來確保水運資源全國排名第三的湖南水上運輸線路暢通。
  更遠的希望寄託在地處長沙下游、攔截湘江的湘江長沙綜合樞紐工程。記者了解到,這一投資數十億元的工程經過多年論證後,目前已經開工建設,預計5年之後方可建成,這一工程建成後,長沙到衡陽段的湘江將會“渠化”,水位保持在較高的位置,通航能力可以提高到2000噸級。

  相關稿件
20萬居民用水一度中斷 直擊江蘇鹽城水危機 2009-02-23
水危機與糧食危機 2008-10-06
江蘇省:三級應急機制 防飲用水危機 2008-04-21
水危機成就海水淡化産業 2008-03-28
"水危機"敲響環保警鐘 無錫精心呵護太湖水 2007-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