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9-10-19 作者:記者 方燁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本報訊
在17日清華大學舉行的“中國與世界經濟論壇”上,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在回答提問時&&,中國産能過剩是長期産能積累的結果,跟金融危機大背景下推出的4萬億的投資計劃無關,“産能過剩問題絕對不是4萬億投資造成的”。
姚景源解釋説,産能過剩是長期産能積累的結果。金融危機之前的世界經濟需求旺盛,導致中國産能不斷增加。同時在2003年至2007年五年間,中國經濟連續保持了兩位數的高增長,國內需求旺盛,所以形成了比較大的産能。然而當國際金融危機到來以後,世界經濟和中國經濟都在放緩,國內外需求同時減速,所以産能過剩問題就凸顯了出來。
以鋼鐵産業為例。今年8月份我國粗鋼日産能力已經達到了168.8萬噸,年産量達到6.6億噸,佔世界總産量的40%。但是隨着國內外需求下降,鋼鐵業産能過剩問題凸顯,所以價格就下降。但是由於中央擴大內需,進行了4萬億的大規模投資,又拉動需求,導致鋼鐵價格上升。這就解釋了為什麼今年以來鋼鐵價格時漲時降,預計未來也將維持這種波動的態勢。
最後姚景源&&,現在出現産能過剩從另一方面講也是好事。以前需求旺盛,“企業家就數錢就行了,還管什麼結構調整?現在有壓力了,也就有了結構調整,淘汰落後産能,甚至創新技術的動力。”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