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黃河之都”打造甘肅經濟“第一引擎”
    2009-09-30    作者:本報記者 王艷明    來源:經濟參考報

    從纜車上拍攝的黃河及蘭州市區。本報記者 韓傳號/攝

    蘭州廣場鴿。本報記者 韓傳號/攝

    作為全國省會城市中惟一被黃河穿越的城市,蘭州市正在依託得天獨厚的山水資源和區位優勢,美化城市建設,發揮經濟引擎的作用,帶領甘肅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依託山水資源打造“黃河之都”

    偎依在母親河溫暖的港灣,漫步在青山綠水之間,是每個生活在蘭州的人的一大夢想。
    23年前,著名雕塑家何鄂的作品“黃河母親”,屹立在了蘭州濱河中路黃河南岸,成為蘭州市永久性標誌性雕塑。多年來,與“黃河母親”合影留念,是很多蘭州人和外地游客到黃河邊上一定要做的事。
    23年後,“黃河母親”的慈祥面孔未變,但她身邊的黃河和周邊的景色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40公里黃河風情線,已經成為蘭州市最美麗的地方,被蘭州人驕傲地稱為“蘭州外灘”。
    從西向東,沿着黃河一路前行,濕地公園、龍源公園、水車博覽園、體育公園,公園一座連着一座,它們風格迥異,特色鮮明,成為蘭州人清晨鍛煉,飯後散步的理想場所,也是外地游客,瀏覽黃河風情的好地方。
    在這些公園中,與黃河最親密的,最能展現古老黃河文化的,莫過於水車博覽園。水車博覽園由水車園、水車廣場、文化廣場三部分組成,按照國家4A級旅游景區的標準精心設計,是目前世界上水車品種、數量最多的主題公園。其中,12輪直徑16米的木制大水車,雄渾粗獷,十分醒目,這一製作工藝,已經列入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産。
    除了一座座主題公園外,在40公里黃河風情線上,還有一個“黃河橋梁博物館”。在黃河蘭州段上,平均每4到7公里就有一座橋梁,現已建成永久性橋梁21座,加上即將完工的大大小小的各類跨河橋梁,共有24座,是名副其實的“黃河橋梁博物館”。
    除了美麗的黃河穿城而過外,蘭州南北還是綿延不斷的群山,丘陵起伏,溝壑縱橫,景色如畫,著名的有五泉山、白塔山等。近些年來,蘭州市精心建設的南北兩山綠化工程,正在給蘭州穿上漂亮的綠色外衣。
    截至2008年,蘭州市南北兩山已植樹1.5億棵,成功造林近60萬畝,為蘭州市構築起綠色的生態屏障,讓“讓城市環抱在森林中,讓市民生活在花園裏”的夢想,正在越來越近。依託綠化工程,在南北兩山,蘭州還規劃和建設了15個森林公園,每年吸引上百萬市民和游客參觀瀏覽。

    依靠兩大“基地”助推經濟發展

    作為甘肅省的省會城市,在經濟建設方面,建國60年來,蘭州市充分發揮了“領頭羊”作用,特別是已經建成的以石油化工為代表的重工業基地和在蘭州形成的院所林立的科研基地,為蘭州經濟發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礎。
    提起“蘭煉”、“蘭化”,可謂是家喻戶曉。
    “蘭煉”、“蘭化”同為國家“一五”期間156項重點工程項目,是新中國建成的第一座大型煉油廠和化學工業公司。裝置建成投産後,煉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桶“爭氣油”,結束了中國人依賴“洋油”的歷史。
    在過去近半個世紀的發展中,兩家企業一直是甘肅的支柱工業,被稱為“共和國的長子”,由它們推出的“飛天”品牌也成為中國馳名品牌。其所在地蘭州市西固區已成為甘肅的重點工業基地,石油化工更成了蘭州的支柱産業。
    2005年,因國家戰略調整,原蘭州煉油化工總廠和蘭州化學工業公司合併,組成中國石油蘭州石油化工公司,成為中國西部地區最大的石化企業。其石油産品、合成樹脂、合成橡膠、催化劑等在國內外市場上享有良好的聲譽。
    中國石油股份公司提出,要在蘭州建設大型煉油化工基地,並把蘭州石化公司作為西部投資和發展的重點,在“十一五”及2015年遠景目標中,作為全國四大煉油和化工生産基地之一進行規劃建設。
    蘭州市不僅是甘肅乃至西北的工業基地,還是重要的科研基地,科研院所林立,從“中央軍”至“地方部隊”,從科學院所到各類高校,一個龐大的科研基地已在蘭州形成。
    蘭州市還是甘肅省高校最集中的地方,既有蘭州大學、西北民族大學等部屬院校,也有甘肅農業大學、蘭州理工大學、蘭州交通大學等地方院校。依託這樣一個科研基地,每年都有大批的科研成果被轉化,直接拉動着蘭州乃至甘肅全省及其他地區的經濟發展。
    今年7月19日,我國首個重離子癌症治療中心項目在蘭州簽約,就是重大科研成果轉化的一個典型代表,根據計劃,3年內這一中心將在蘭州建成,開始造福患者,使我國真正成為世界上第四個能夠開展重離子治療腫瘤的國家。

    發揮戰略地位帶動全省進步

    蘭州市不光是甘肅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還是我國西北的重要交通樞紐和物流中心,依託這一優勢,蘭州市提出,要打造都市經濟圈,帶動甘肅及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
    依託良好交通條件和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蘭州市今年提出了打造西北物流中心的項目規劃,計劃投資上百億元進行建設,這一物流中心項目選址在西固的東川鄉,預可研報告已經上報國家有關部門。
    在此之前,經過多年的商貿流通體系建設,蘭州實際已經成為西北地區重要的服裝、農副産品,機電、醫藥、糧油等商品的批發和流通中心,並輻射和帶動着西寧、銀川及甘肅省內其它地方商貿流通的發展。
    作為全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從上世紀90年代起,蘭州市就提出了打造蘭州經濟圈的概念,近年來,隨着蘭州市在全省經濟中地位不斷加強,這一戰略構想正在逐步變成現實。
    今年4月甘肅省委常委、蘭州市委書記陸武成説,構建蘭州都市經濟圈要形成“兩圈五帶”的框架模式。“兩圈”是以蘭州為軸心,以交通時間為半徑,以經濟社會發展關聯度為取向,構建兩個不同圈層的區域性現代化經濟社會協作體系。其中,第一圈層是依託公路、鐵路等交通路網,着力構建以蘭州近郊四區為核心的1小時都市經濟圈;第二圈層是依託已建成或即將建成的公路路網和鐵路幹線,着力構建以蘭州市域為核心的3小時都市經濟圈,“五帶”是以蘭州中心城區為主體功能區,沿蘭州至臨夏、甘南向經濟帶等五條各具特色的經濟協作帶。
    今年6月,甘肅省省委書記陸浩在與國家部委聯合調研組交換意見時,在原有“四抓三支撐”總體工作思路基礎上,又提出甘肅省發展新思路:建設一個以蘭州和白銀為核心的都市經濟圈,建設隴東煤田電化基地和河西新能源及新能源裝備製造業兩大基地,建設扶貧開發、循環經濟、生態建設和蘭州綜合配套改革4個國家級試驗區。
    在這一發展戰略中,蘭州的地位更加凸顯,表明要打破行政區劃之分,建立更加符合區域發展和經濟規律性的“蘭白”都市經濟圈。

  相關稿件
“蘭州模式”:政府強勢介入 2009-08-11
蘭州:新融資渠道填補城建鉅額資金缺口 2009-06-24
澳大利亞昆士蘭州招聘大堡礁護島人[圖] 2009-05-06
蘭州黃河預計一季度扭虧 2009-04-07
蘭州:張燈結綵迎新春 20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