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共和國60年]民航業:60年加速發展
    2009-09-25    作者:本報記者 方燁    來源:經濟參考報
    新中國成立至今,我國民航事業發展迅速。
    1950年,我國民航運輸總週轉量為157萬噸公里,旅客運輸量為1萬人次,貨郵運輸量為767噸;改革開放之初,1978年的運輸總週轉量為2.99億噸公里,旅客運輸量為231萬人次,貨郵運輸量為6.4萬噸;2008年,我國運輸總週轉量為376.8億噸公里,旅客運輸量為1.925億人次,貨郵運輸量為407.6萬噸。
    航線網絡方面:解放初期國內航線只有幾條,國際航線更是少得可憐,到2008年,已經發展到國內航線1235條,通航150個城市;有國際航線297條,通航46個國家146個城市。
    民航全行業主營業務收入:按變動價格,1950年為132萬元,1978年為3.29億元,2008年則為3719億元。
    飛機擁有及利用情況:1950年全行業共有運輸飛機30架,1954年始有通用航空飛機5架。2008年,共有飛機1743架,其中運輸飛機1259架,通用航空飛機484架。1976年,全部在冊飛機日利用率為0.9小時,2008年為6.55小時。2008年運輸飛機日利用率為9.01小時。
    機場數量及生産情況:1958年,全國民航機場旅客吞吐量為10.38萬人次,貨郵吞吐量為1.4萬噸。2008年,我國內地共有通航機場152個,完成旅客吞吐量4.06億人次,貨郵吞吐量883萬噸。
    飛行安全和航班正常情況:2005年至2008年,航空運輸飛行事故萬時率均為0。2008年,我國主要航空公司航班正常率為82.65%,中小航空公司航班正常率為77.87%,主要機場航班放行正常率為90.78%。
    航空運輸在交通運輸體系中的比重:2008年我國民航完成旅客週轉量2883億人公里,佔全部交通運輸的12.3%。這一比重1978年為1.6%,1950年為0.04%
    我國民航在世界的位置:我國民航運輸總週轉量在國際民航締約國的排位,1978年為37位,2005年以來為第2位。運輸總週轉量佔世界的比重,1978年為0.26%,2008年為6.7%。
  相關稿件
民航業兩份半年報出爐 2009-08-17
民航業涌動“國進民退”潮 2009-08-03
中國民航業贏利要打問號 2009-04-17
民航業“去民營化”是福是禍? 2009-03-20
民航業:高油價走了,低客座率來了 2008-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