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新中國成立60年以來,我國的小轎車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從弱變強、從少到多的過程,它伴隨着中國的起步、騰飛。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國産轎車數量是零,60年後,截至2008年末,我國已擁有民用轎車2438萬輛,其中私人轎車1947萬輛,平均每60人就已擁有一輛轎車。
上世紀80年代,在西方人眼中,中國是個“自行車王國”,到如今,中國已超越日、美成為全球最大新車消費市場,60年來,中國轎車無論從發展速度上還是從現在的數量上看都無愧為“汽車輪子上的國家”,舊時偉人之“御駕”如今也已悄悄落入了尋常百姓家。
1949年3月黨中央移駐北平時,曾在西苑機場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儀式,當時毛主席乘坐的還是繳獲的美式吉普車。直至1958年5月,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造出了我國第一輛“東風”牌71型小轎車,毛主席才終於坐上了“自己”的車。
1953年至1965年是中國汽車工業的建設階段。這一時期,中國汽車工業在高度集中的經濟體制下運行。1950年至1965年,中國汽車工業共投資9.44億元,大體形成10個基本型車種6萬輛生産能力。其中,1965年生産汽車已達40542輛,但是小轎車在此時並未實現大規模的生産,直至1980年轎車的産量也僅有0.54萬輛,只佔汽車産量的2.43%。
1981年至1996年,是中國汽車工業的全面發展時期。從1981年起,中國的汽車品種、産量、生産能力不斷增加,産品結構、産業組織結構發生了較大變化。1986年,中共中央、國務院提出“加快汽車工業發展”,將汽車工業確定為發展國民經濟的支柱産業之一。1992年,中國汽車總産量為106.67萬輛,首次突破了百萬大關,其中轎車産量為16.17萬輛,同比增長135.37%,佔汽車總産量的15.17%。直至2000年,汽車産量達到了207萬輛,首次突破了兩百萬大關,其中轎車産量為60.7萬輛,佔汽車總數的29.32%。
2001年,中國加入WTO,這對我國轎車的發展乃至整個行業的發展都起了重要作用,中國汽車行業也進入了加速發展階段,2001年我國汽車總産量為234.17萬輛,其中轎車為70.36萬輛,佔總量的30.05%;2007年汽車總産量為888.24萬輛,其中轎車為479.8萬輛,佔總量的54.02%。在如今經濟危機的背景下,我國轎車發展勢頭不減,據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09年1至7月,我國私人轎車産銷分別為526.97萬輛和536.64萬輛,同比增長25.56%和30.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