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9-09-18 本報記者:文婧 實習記者:孫韶華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聯合國貿發組織投資和企業司司長詹曉寧17日回答本報記者提問時指出,針對目前全球投資和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趨勢,本週一聯合國貿發組織已經向20國集團遞交了投資和貿易保護主義報告。 報告指出,雖然保護主義尚未在全球形成潮流,但是近日出現的如中美輪胎特保案等保護主義苗頭令人擔憂,報告呼籲限制各國制定“與鄰為壑”的政策。 詹曉寧認為,金融危機發生後,全球範圍內出現一些隱性保護主義傾向,在投資方面,各國&&的刺激經濟方案竟成為了投資保護主義的“溫床”。如一些國家&&的刺激經濟方案中限制本國跨國公司投資於其海外分支機構,或在貸款方面對外資主體有所限制。 他説,在拉美一些國家,甚至出現了因限制外資而發起的國有化趨勢,而在非洲,一些政府開始對此前簽訂的外資開採合同重新進行談判。“2008年世界各國&&投資政策裏,限制投資措施已經佔到23%,而上世紀90年代每年只有5%至6%的限制性投資政策&&。”詹曉寧説。 據悉,20國峰會關於抵制保護主義的承諾只到2010年底,目前聯合國貿發組織正在呼籲延長這個時限。詹曉寧説,投資保護主義在全球投資上升時期最易出現,危機中本國政府出手挽救的“龍頭企業”在經濟形勢轉好時可能面臨着被並購等投資行為,到時經濟民族主義等投資保護情緒更容易滋生,因此抵制投資保護主義的承諾應是長期的。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