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鋼鐵、水泥等行業産能過剩問題凸現
應高度重視新興産業重復建設和環境污染
    2009-08-27    記者:尹乃瀟    來源:經濟參考報
    本報訊  工信部26日聯合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發布《2009年中國工業經濟運行夏季報告》指出,今年以來,我國工業增速下滑勢頭得到遏制,工業整體運行向好的方向發展,但面臨的國際國內環境依然嚴峻複雜,企穩回升的基礎還不牢固,産業結構不合理、産能過剩等問題突出。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5%,6、7兩個月增速進一步達到10.7%和10.8%,企穩向好的態勢更加趨於明朗。
    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朱宏任介紹,今年以來,工業經濟運行呈現四大特點。一是輕工業運行相對平穩,重工業回升態勢明顯;二是效益下滑情況有所改觀,多數行業利潤實現增長;三是東、中部地區回升加快,西部地區保持較快增速,四是出口大幅下降,國內需求成為拉動增長的主要力量。
    報告着重分析了當前工業經濟運行面臨的四大問題。一是世界經濟復蘇漫長曲折,外需不足仍然是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原因,由於全球各主要經濟體經濟基本面沒有根本性改觀,就業形勢仍在惡化,産能利用率低下。儘管一些經濟指標也顯示世界經濟在觸底,但短期內出現強勁復蘇的可能性不大。二是民間投資動力不足,內需較快增長難以彌補外需萎縮形成的缺口,特別是輕工、機械、電子等行業許多産品出口比重超過50%,很難靠國內市場的拓展去消化外需不足形成的需求缺口。三是工業經濟仍未步入正常增長軌道,下行壓力依然較大。7月份工業增速比6月份加快0.1個百分點,但這主要是建立在去年下半年增速逐月下滑基礎上的,回升的基礎並不牢固。工業效益狀況仍不樂觀,前5個月利潤同比下降22.9%,全年利潤實現正增長難度很大。四是産能過剩問題凸現,加快推進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任務艱巨。
    朱宏任説,我國産能嚴重過剩表現得很突出。目前,鋼鐵行業産能過剩超過1億噸,而今年以來新開工項目同比增長20%左右。水泥産能過剩3億噸,而在建水泥生産線超過200條,將新增産能超過2億噸,目前全國水泥産量在增加,但是利潤卻在不斷下降,像有一些重點水泥生産大省,像浙江、江蘇、安徽、山東等省,都存在着水泥産能過剩的問題。鋁冶煉行業産能利用率僅為65%左右,在建氧化鋁、電解鋁産能仍達560萬噸和200萬噸。平板玻璃去年産量為5.74億重量箱,連續19年居世界第一,但已擁有的生産線是203條,在當前金融危機影響下,停産的近30條,可各地在新一輪建設中,又有一批玻璃生産線在大幹快上。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在建的玻璃生産線有近120條,一旦建成,産能又會大幅過剩。此外,造船、化工等行業也都存在較為突出的産能過剩問題。
    朱宏任還特別指出,一些新興産業受到了各方面關注,其中有兩個産業,一是風電産業,一是光伏産業。許多地方都把這兩個産業作為下一輪經濟發展中的重要産業。如果一哄而上、缺乏有序發展,就有可能在新興産業領域裏出現産能過剩。特別是光伏電池,在某些地方已經表現比較突出。在光伏産業領域裏對技術要求很高,許多企業在還沒掌握的情況下卻上馬許多生産加工的企業,並産生了諸如嚴重環境污染等問題,這些問題應引起高度重視。
  相關稿件
太陽能設備製造業遭遇産能過剩 2009-08-17
紡織業“有保有壓”應對産能過剩 2009-08-10
産能過剩並不能阻止通脹 2009-08-05
機械工業:産能過剩風險在積聚 2009-07-29
産能過剩 萊鋼股份上半年虧損近6億 2009-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