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達索系統的PLM解決方案圍繞三維虛擬技術,産品在實際生産前就已經在虛擬空間裏被精準設計、倣真、模擬製造。(資料照片) |
 |
|
2010年的“網上世博會”將通過多媒體、達索系統3DVIAVirtools等Web3D技術,搭建網上園區和展館,讓人們在電腦前就可以輕鬆漫游。網上參觀者也可以實時參與線上和展覽現場的各類三維互動活動,共建“和諧之城、未來之城”。(資料照片) |
國際虛擬製造技術專家伯納德 查爾斯指出,知識性要素和知識産權的有效管理決定國際分工能力,中國企業應快速搭建信息化平台,加強自主知識産權發展———
近日,國際公認的虛擬製造技術先鋒———達索系統全球總裁兼執行長伯納德 查爾斯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在新一輪國際分工當中,知識性要素和知識産權的有效管理將決定一個國家或地區參與國際分工的能力。這給中國製造業在國際分工中進一步提升地位帶來了希望。
“中國企業在適應國際分工新趨勢的進程中,應盡快搭建高效的協同創新信息化平台,加強自主知識産權發展,提升産品差異化和創新能力,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理念,提高國際競爭力。”
跨國公司用“産品生命周期管理”主導國際分工
如今已經出現的國際生産網絡,是國際分工發展的高級形態。那麼,跨國公司是靠什麼管理流程來主導國際産業分工的?伯納德 查爾斯告訴記者,軟體解決方案在産業分工中扮演着一定程度的重要角色,尤其是虛擬製造技術新引擎———産品生命周期管理(PLM)解決方案在20世紀末的誕生。
“因為PLM可以提供一個平台,讓共同參與某特定産品或服務製造過程的不同國家的企業或人員,及時獲得並管理生産過程中的最新信息,確保每一方都獲得一致的信息。因此,對一些先進的跨國公司來説,産品生命周期管理是協助其實現産業分工的關鍵利器。” “以時裝品牌Guess為例,其總部在美國,設計中心在意大利,合作的工廠超過一半在亞洲。通過達索系統PLM解決方案建立的平台,Guess能夠協同各個處於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不同部門,迅速實現各個産品線的不斷更新,將産品從設計到上架的時間從50周縮減到42周,每月推出1200款新樣式服裝。”
伯納德 查爾斯還介紹説,如今在全球範圍,所有的航天航空和汽車製造業都導入了PLM解決方案。此外,達索系統的資料還顯示:60%的服飾業導入了達索系統的PLM;全球頂尖的20家半導體公司,有17家採用達索系統PLM;消費包裝品大廠,如寶潔公司(P&G),時尚品牌如Gucci、Chanel,手機大廠諾基亞;電子消費品廠商LG電子等都已經導入了達索系統的PLM解決方案。
CIMdata的統計數據可以顯示PLM解決方案在全球的使用情況:2008年全球産品生命周期管理(PLM)市場增長了6%,預估在未來五年內,全球PLM市場的年複合增長率將達到7%,在2013年市場總值約350億美金。PLM市場的成長勢頭在未來將更加強勁。
“將全球智慧納入産品創新”成虛擬製造新趨勢
西方虛擬製造技術的最新趨勢就是將全球各類消費者和客戶的需求及體驗納入産品創新,無論是設計工程師還是客戶都可以創建産品。
伯納德 查爾斯分析,産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是一個不斷與客戶互動的過程,無論在産品的創建、使用還是報廢階段,都離不開與客戶、合作夥伴、供應商的交互。
“如今,龐大的網絡社群成為企業獲取消費者意見的重要渠道。在消費者掌握高度話語權之際,企業更需要的是一個在線、多元化、全球化,並符合經濟效益的協同創新平台,將消費者的體驗和需求納入産品生命周期管理之中。”
2008年誕生的基於網絡Web2.0和三維即時通訊技術的PLM升級新技術(PLM2.0),已經可以將企業與消費者、合作夥伴和供應商在産品全生命周期過程中融入進來,進行互動,使企業管理系統完整地反映産品全生命周期的數據和産生過程,從而更加符合環保和綠色製造的要求。
PLM2.0提供的三維逼真體驗可以讓客戶通過Web2.0工具(博客、論壇、維基百科等)介入産品開發過程中,這是PLM2.0最重要的特色,因為無論是設計工程師還是客戶都可以創建産品。採用這種技術,企業可以充分利用世界各地的各類用戶群體的集體智慧。
他強調,自主創新是建立可持續發展企業的關鍵,而將消費者的需求和體驗直接納入産品創新的過程,並將其有效管理髮展為企業重要知識資産,將是全球製造業的必然趨勢。
新技術將協助中國在國際分工中進一步提升地位
由虛擬製造新趨勢引發的國際分工的新動向,會給中國帶來什麼?中國製造業應該如何應對?對此,伯納德 查爾斯回應道:在21世紀初,Web2.0的出現令更多元、便捷的在線服務為國際分工和協作提供更多的技術支持。而PLM2.0的觀念,將在線、三維的實時溝通融入産品生命周期管理的範疇,這又促成更多企業積極採用虛擬設計和製造技術,通過在線平台,確保資源和知識産權的有效分配和使用。
“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説,PLM2.0的出現是協助他們在國際分工中盡快提升地位的希望。”
中國吸引的外國直接投資近年一直保持增長態勢。結合新一輪國際分工,有專家提出,中國將迎來更多製造業、服務業以及研究開發領域中的高附加值投資機會,這也意味着國際先進的技術、資本設備以及世界市場營銷網絡的帶入。
伯納德 查爾斯建議,中國企業在適應國際分工新趨勢的進程中,應盡快加強自主知識産權發展,通過三維在線的全球化協同創新開發平台,傾聽使用者的聲音,將消費者的體驗和需求納入産品生命周期管理之中,實現不同專業部門在不同階段的深度信息共享和協同工作,達成多種方案的分析模擬比較,而後實現創新,以提升産品差異化和創新能力,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理念,提高國際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