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資源短缺“紅燈”已亮
業內人士建議推動“綠金”代替“烏金”
    2009-07-06    記者:周潤健 張澤偉    來源:經濟參考報

    本報天津電 當前,中國資源短缺的“紅燈”已亮起,石油資源、煤炭資源、天然氣資源短缺十分突出,為緩解能源短缺造成的現實壓力,中國將充分利用能源生物技術讓“綠金”代替“烏金”。
    日前在天津舉行的“2009國際生物經濟大會”上,科技部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有關人士介紹説,隨着我國經濟發展、城市化進程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020年,我國一次性能源需求將在25億至33億噸標準煤之間,石油消費量預計將達到4.5億噸至6.1億噸。
    鋻於這樣嚴峻的能源短缺壓力,我國必須大力發展新能源和再生能源,開發和利用可再生的生物質能,以燃料酒精、生物柴油部分代替汽油,以沼氣代替煤和天然氣。
    科技部有關人士透露説,未來20年,我國燃料酒精將逐步進入實用階段,形成大規模生産能力;生物柴油生産工藝將取得重大突破,生産成本大幅度下降,逐步成為新的可替代能源;初步完成生物制氫的中試開發,為發展新能源提供技術儲備;微生物採油、採礦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提高石油、採礦工業的經濟效益,同時,選育一批石油植物新品種,促進種植業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

  相關稿件
英國:面對水資源短缺 發起節水挑戰 2008-06-02
資源短缺嚴重約束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 2007-08-21
我國北方部分流域出現絕對性的水資源短缺 2007-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