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金融危機或有利於我國軟體外包業發展
    2009-06-22    記者:王瑩    來源:經濟參考報
    本報大連電 金融危機給我國軟體業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卻也同時帶來轉機,將可能使軟體産業“回到正常的軌道”,從而促進整個外包行業發展。近日在大連舉行的“2009全球軟體和信息服務高層論壇”上,東軟集團董事長劉積仁、海輝集團董事長孫振耀等業內專家論述了這一觀點。
    “金融危機可能使軟體産業回到正常的軌道,這是一件好事。”劉積仁説,多年來國內軟體産業的迅猛發展,其實帶有一定的偶然性,如良好的宏觀經濟環境,充足的流動性等。但是,這種成長方式、成長環境,都是不可持續的。“企業要認識到,這是一個需要創造系統性競爭能力的産業,而不是投機取巧的行業。危機會讓産業回歸自身發展的規律,包括在産品、市場、管理、商業模式等方面的提升。”
    劉積仁以東軟集團自身舉例説,國內擴大內需,眾多的數字化産品紛紛削減研發經費,反而給東軟帶來機會,內需的軟體外包,成為東軟業務發展的重要支撐。今年以來,東軟投資活躍,在上海、廣州、天津建立了新的交付基地,在芬蘭、美國、日本擴大投資並擁有了更多的合作夥伴。
    海輝集團董事長孫振耀也指出,金融危機對各行各業的影響不同,但對軟體外包産業應該是一個好的機會,會促進中國軟體外包的發展。
    “金融危機的出現,讓很多企業重新審視企業經營的模式、競爭的環境,以及讓企業認識到環境變化是多麼不可預測。但是任何危機同時也是一個轉機,特別是對軟體外包産業來説。”孫振耀説。
    他&&,儘管金融危機對軟體外包産業也造成了一定衝擊,但僅是金額的變化,業務量並沒有減少。由於發包量已經提升,更加普及了軟體外包,因此,金融危機過後將會産生更大的機會。
    商務部部長助理王超也在此間&&,金融危機為我國軟體出口企業通過資本並購的方式推進國際化發展帶來機遇。在金融危機衝擊下,部分發達國家的軟體企業優質資産縮水,這給實力較強的中國企業通過跨國並購方式,引進國外優質資産、先進技術帶來了難得的機遇。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