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重新啟動首單花落三金藥業
浙江萬馬、家潤多有望隨後獲發批文
    2009-06-19    本報記者:張漢青    來源:經濟參考報

    6月18日,記者從中國證監會獲得消息,桂林三金藥業已經於當日拿到發行批文,這意味着暫停9個月之後IPO(首次公開發行股票)重新啟動。根據發行程序安排,三金藥業有望在6月份之內登陸深圳證券交易所。
    緊隨其後,浙江萬馬電纜股份有限公司、家潤多商業股份有限公司則有望在周內或下周獲發批文。

    三金藥業首發計劃募資6億元

    記者從中國證監會網站看到,三金藥業於2008年6月23日通過發審委審核通過,同批通過的還有浙江富春江水電設備股份有限公司。
    根據此前發布的招股説明書,三金藥業計劃首次發行4600萬股A股,募集資金計劃用於10個項目,投資總額約為63412.53萬元。其保薦人為招商證券,屬醫藥生物板塊。
    三金藥業的大股東是桂林三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公司68%股權,股票發行後,三金集團持股比例稀釋為61.11%。公司實際控制人為自然人鄒節明,直接持有上市公司10.07%股權,同時持有三金集團13.08%股權。
    這家醫藥公司的主營産品涵蓋咽喉口腔用藥系列、抗泌尿係感染用藥系列以及心腦血管用藥系列中成藥産品的研究、生産和銷售。三金西瓜霜系列産品的年銷售量超過30億片,居國內喉口類中成藥市場第一位;年銷售收入超過3億元,居國內喉口類中成藥市場第二位;三金片系列産品年銷售量超過20億片,年銷售收入超過3億元,市場佔有率居國內抗泌尿係感染中成藥市場第一位。
    招股説明書還顯示,三金藥業發行前3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74787.77萬元、79785萬元和89304.8萬元;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12752.6萬元、19480萬元和24917.7萬元。

    首單選擇體現了對市場呵護

    IPO的凍結始於2008年9月,由於市場動蕩不定,證監會以發行制度改革為由全面暫停了IPO,截止到目前已經歷時9個月。
    據統計,目前共有33家企業通過證監會發審委審核,但暫未發行,預計發行股票總計144.18億股。除此之外,繼續在排隊等待證監會發審委審核的企業仍然有300家以上。
    此前,市場對IPO首單企業曾有多個版本的傳言,包括中國建築將成為首單,也包括三金藥業、深圳信立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萬馬電纜股份有限公司等三家公司將成為首批上市企業。 
    排隊者雲集,為何IPO重啟首單選擇了僅有6億多元的募資規模的三金藥業?對此,西南證券分析師閆莉&&,管理層選擇三金藥業作為IPO首發股進行上市,體現了其對於大盤的呵護之情。首先,三金藥業在發行規模上來看還屬於中小盤股。而從近日的盤面來看,由於天壇生物獲世衛組織甲型流感疫苗用毒株的效應,生物醫藥類板塊在近期出現了飚漲的情況。而選擇同為醫藥類股票的三金藥業上市,對於穩定大盤將起到積極作用。
    中投顧問醫藥行業研究員郭凡禮也指出,三金藥業擬發行的規模在33家已經通過證監會發審委審核等待上市公司中處於一個中等的水平。而證監會選擇此類公司作為IPO重啟的先行者,體現出證監會對IPO重啟後市場承接能力持謹慎的態度。

    IPO重啟成為行情試金石

    至此,股權分置改革以來的第二次IPO重啟已經正式上路。
    在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多位專家都&&,之所以會選擇在周四晚間這一時間點推出IPO首單,這是管理層希望通過三金藥業的IPO來試探一下周五大盤的反應,如果大盤反應良好,很有可能在周末或者下周,以中小板企業“打包”的形式推出更多的中小板上市公司,或者重啟大盤股上市。
    在過去幾個月當中,發動行情的多頭成功頂住了金融危機的考驗,頂住了大小非減持和套現的考驗,如今市場進入關鍵時刻,卻即將迎來IPO和創業板的考驗。IPO是否真的如想象中的那樣可怕?
    對此,申銀萬國研究所市場研究總監桂浩明給出的回答是,“有節制的IPO並不可怕,歷史上滬深兩市的暴跌大都源於超常規IPO。”桂浩明説,在海外市場,由於存在強烈的市場約束機制,一般情況下IPO就不可能超常規進行,在那裏很少存在因為發行大盤股而導致股市下跌的事情出現。但是在滬深市場上,市場約束機制是不健全的,行政力量在這方面可以起到很大作用,而“新股不敗”的思維定式也使得IPO鮮有失敗的例子。於是,大盤股的超常規發行就存在某種可能性。
    業內人士&&,IPO開閘以後市場可能不會出現過於激烈的反應。其中原因:一是,IPO對市場的利淡影響早已出來,目前已經消化殆盡;再者,IPO是把雙刃劍,既可分流二級市場的資金,也會給二級市場帶來新鮮的資金,這已經被過往的事實所證實。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