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I連續八月下降我國欲調整引資政策
    2009-06-16    本報記者:劉璐璐 實習生:張曉芳 楊羽    來源:

    據最新發布的5月份外資數據,我國外商直接投資(FDI)已連續八個月下降,官方和業內均預測,今年全球吸引外資的降幅將超過30%,而我國的降幅將達到20%以上。
    記者從商務部獲悉,商務部正會同發改委、財政部等相關部門,研究制定穩定外資的政策措施。據了解,這些措施的着力點是“穩規模、促就業、調結構”,將在近期&&。

    FDI連續八個月下降

    商務部1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5月份當月FDI為63.79億美元,同比下降17.8%。這已是去年10月以來,我國FDI連續8個月下降,也是自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以來,利用外資的各項指標———實際使用外資、新設立外資企業和合同外資首次出現全面持續下降,今年以來各項指標的降幅有繼續擴大的趨勢。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15日&&:“外資問題,關係到我國的財政收入、就業和下一步的技術進步和産生。”
    據統計,2008年佔中國企業總數約3%的外商投資企業,其工業産值佔全國的29.7%,繳納稅收佔全國的21%,出口額佔55.3%,進口額佔54.7%,直接吸納就業4500萬人。
    而截至5月的最新數據表明,今年前5個月,我國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340.5億美元,同比下降20.4%;新批設立外商投資企業7890家,同比下降33.8%。
   “今年全球直接外資要比去年下降30%至40%,而我國FDI將下降20%以上。”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張燕生對本報記者説,2001年IT泡沫時,全球投資下跌了50.7%,而去年全球FDI跌了21%,預計2008年、2009年兩年跌幅相加應該接近2001年。
    姚堅透露,全球吸收外資的規模最好是在2007年,業內專家評估未來的3至5年之中再也不會回到2007年的水平。

    中西部FDI降幅遠高於東部

    據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我國中西部地區FDI降幅大大高於東部,也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至5月,FDI中部地區下降35.7%,西部地區下降30.2%,都高於全國20.4%的水平。
    姚堅分析,這一方面是因為前兩年中西部地區吸收外資增長幅度很快,基數比較高;另一方面,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外資企業可能更偏向於在當地的增資。“在我們吸收外資的規模中,增資的規模佔得很大一部分。由於東部沿海地區的外資企業數目多,增資規模就比較大。
   “在中西部外資投資中,房地産和商業地産佔了很大比重,而危機讓這個領域變得不景氣。”張燕生説,除地産外,重化工項目也是外資進入中西部的主要領域,而這兩年隨着國內經濟的調整,環保和資源越來越受重視,新進外資開始有更多考慮。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員梅新育認為,中西部很多外資是從東部轉移的,這些向中西部轉移的商品生産能力和國際市場萎縮較快,同時東部也在放慢騰籠換鳥的速度。
    據了解,我國外資投放主要集中在東部,中西部佔總額不到二成,業內也認為,FDI這樣大幅下降,目前還沒有造成很大的影響。

    我國吸引外資政策調整方向已定

    姚堅15日透露,近期將&&穩定外資的政策措施,目前其正在相關部門協調中,包括發改委、商務部、財政部、科技部等。 
   “未來政策將重點支持結構調整、擴大就業、區域發展和節能環保等方面的外商投資。”姚堅&&,一是更好地促進産業結構升級,對高新技術産業吸收外資提供支持;二是區域性調整,在中西部吸收外資下降了30%以上的情況下,如何支持中西部的協調發展;三是進一步下放審批權限,要進一步提供投資和貿易的便利化,為企業提供更好的資源和服務。
   “政府可能會調整利用外資目錄”,中國建設銀行高級研究員趙慶明分析,在外資目錄上,禁止和限制的領域將減少,放行的會增加。”趙慶明透露,一些地方會&&更優惠的吸引外資政策。
    一些專家認為,我國現有的引資政策已經是“不遺餘力”,應該遵守客觀規律,政策的調整也只是杯水車薪,在當前的情況下沒有太大的作用。FDI的連續下降,一方面是因為去年同期各種因素推高了FDI,另一方面,面對當前全球危機,外資企業資金緊張,疲於應付母國業務,不活躍也屬正常。

  相關稿件
廣東外商直接投資連續三個月正增長 2009-06-02
外商直接投資連續五個月同比下降 2009-03-17
外商直接投資下滑再促結構轉型 2009-02-18
今年1-4月全國吸收外商直接投資情況 2008-05-13
今年1-3月全國吸收外商直接投資情況 2008-04-11